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91.
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必须将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本文在分析新时期人文地理学特征基础上,提出了革新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综合配套建设;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建议,以便发挥人文地理学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2.
社会实践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然而当前社会实践环节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文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必须坚持自主性、专业性、互利性、实效性原则,从制度建设、资金保障、评价制度等多方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3.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不同的行业应用领域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从信息化向智能化的提升。本文针对大学教育中的资源、管理和服务,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特色,提出适合大学教育的物联网的基本架构,进一步提升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4.
在美育领域,有一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审美主体,因为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对待审美对象,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互通共融。当代中国的美育建设,要多从西方美的异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事物的培育、展示的对比中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激发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激情和献身精神。在当前,我国的美育建设可以采取主体和对象分层的办法作为创新方式方法的一种思路,要以活动为中心开展社会审美教育,要创新审美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加强审美教育并使之超越对事物的一般性感知,要让人们以欣赏的眼光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美育所展示的美好事物成为激扬民族和时代精神的意向表达。  相似文献   
195.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基于专业、学科、基地三位一体的教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通过培育专业意识、提高专业教学能力、提供专业发展空间不断锤炼教育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依托学科凝练研究方向和集聚研究队伍,开展科研训练提高教师教育研究的能力;搭建教育研究与活动的优质平台,服务成果展示与转化,提升有效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6.
本文客观描述了当前西部偏远地区女童教育问题的实际状况,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希望对实现两性教育公平,改变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实现更大的社会公平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7.
不同国家依各自传统 ,有不同的法治之路 ,中国的法治建设应立足传统 ,走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即社会演进型与政府推进型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8.
通过Zn与Cu(NO_3)_2溶液反应的实验分析,提出了研究和全面认识置换反应的思路。对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实验教学应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9.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236名学前教育本科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本科生对专业的关注为中等程度关注,就业形势以积极就业为主,就业地区以家乡为主,薪酬待遇在影响择业的主、客观因素中所占比重不同,对于薪酬的接受值有明显差别;学校、年级、家庭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科生的就业意向并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其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事业均有重要的启示。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解读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绿色生态、质量效益等精神,分析了这些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在指导思想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内容上强调文明、信心、创新、生态、认真意识的培养;在形式上利用互联网等媒体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全面贯彻这些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