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维吾尔族数学文化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充分挖掘和展示维吾尔族文化中的数学知识,重视课程资源开发,提倡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深化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数学教育对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数学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有关民族数学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实践探索也是必须涉及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2.
兵团是在新疆特殊区域内承担特殊使命的屯垦戍边组织,作为由国家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的兵团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则直接关系到复杂严峻人文环境下新疆地方和兵团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兵团文化的传承、兵团精神的弘扬及兵团事业的推进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兵团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3.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它的产生和发展形式有着与中华民族体育共同之处 ,也同时由于地域、自然环境的明显差异和人文背景不同 ,所以 ,它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摈弃了迷信落后的东西 ,经过锤练 ,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主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34.
抗战期间,英勇的燕赵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华北平原掀起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曾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一代作家,以抗战为题材,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抗战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集中表现了燕赵大地传统文化中慷慨悲壮、尚武任侠的人文风貌。这种特定的人文精神孕育了一代代燕赵儿女,在艰苦的战争中又转化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追溯燕赵传统文化,重温抗战文学作品,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人浸泡在文化之中,文化渗透在人的精神骨髓之内。观众欣赏作品的好坏、真实与否的标准,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标准。人生活于社会之中,由于诸多的不同元素相互交织,融合成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国文化从伦理出发,伦理化使中国文化注重人际关系,追求人生境界和人格的自我完善,这显然不同于西方的追求,在这样的文化制约下,中国观众有着他独特的先在结构中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6.
判定执行消除分支指令,有助于提高性能,但执行额外的指令会造成能量浪费。尽早作废无效的判定指令,可以减少能量消耗。针对Itanium2处理器,修改流水线功能划分,提前读取谓词的值,提出谓词相关情况下的流水线停顿方法。模拟结果表明,提前读取谓词并作废无效指令,能减少能量浪费,提高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37.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特色,更好地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时代性,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问题,形成新时期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8.
跨性别交际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话题的选择、会话功能的判断、对沉默的反应以及最小应答四个方面,分析了跨性别交际中存在的交际失误现象。基于这些交际失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中性词语,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使性别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等。  相似文献   
39.
教师文化研究对教师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探寻教师文化是什么,其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教师文化研究。然而笔者发现当人们追问教师文化是什么的时候,实质上已经遮盖了现实教师文化的本真意义。同时,由于人们遵循的是一种从寻找"本质"到解释教师文化的思考路径,采用的是自然科学的"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追求教师文化认识的确定性和绝对性,这就容易导致对现实教师文化研究的遮蔽与遗忘,从而使教师文化研究陷入纯粹的形而上的思辩。  相似文献   
40.
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收视率的提高,电视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的发展及教育的影响日渐广泛,电视中一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婚恋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着重从电视文化的传播特点和传播内容两方面入手,分析电视文化对于青少年婚恋观的负面影响,并针对如何减少电视文化对青少年婚恋观的负面影响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