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复杂电磁环境对某引信的影响,从双源连续波入手,运用双源连续波对工作状态某引信辐照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以引信工作频率为中心的150MHz频率范围内对加电引信进行双源连续波辐照实验可使引信发火,辐照结束后引信工作正常,实验的重复性较好.两连续波频率间隔不同,可使引信发火的场强组合数值大小不相同,实验中当两连续波远离引信工作频率且频差10MHz以上时,发火场强组合近似呈线性.最后对双源连续波对引信的辐照效应机理作了分析,两连续波频率间隔不同,引信发火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32.
宋勇  郝群  张凯 《国防科技》2013,(6):24-27,36
特种车辆乘栽员的生理心理状态与车辆技术状态并列成为影响车辆整体效能的重要因素。针对乘栽员的生理心理状态进行监测并适时干预,可以实时掌握并调整人员状态。既有利于车辆能力发挥,也有利于整体协调。生理监测调节系统拟采用生物传感技术,采集人员生理心理指标参数,通过车辆通信及指控系统网络,使指挥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人员的疲劳及生命体征状态.通过合理的心理干预及医疗指导。使人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或合理的医疗自救互救,最大程度地保存行动能力。该系统可应用于平时训练及评估.也可应用于行动决策指挥及医疗救护部署。  相似文献   
33.
《Arms and Armour》2013,10(2):142-153
Abstract

After an introduction to pre-Han and Han bronze crossbow triggers and bronze casting in China, these ancient mechanisms are examined from a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perspective. These triggers have been identified (Yates 2007) as the first mass-produced interchangeable military artefact. This examination shows that the sophisticated design of the mechanism clearly took manufacture into account and leads to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key component of the mechanism, the nut, wa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be made by the stack moulding process identified by Barnard and Tamotsu 1975 as a technique ‘unparalleled in the ancient world’.  相似文献   
34.
提出一种基于横摇运动的双浮体波浪能转换装置,利用水面浮体与水下浮体之间的相对横摇运动实现对波浪能的吸收。在保持水下浮体稳定的前提下,水面浮体的横摇运动决定了整个装置对波浪能吸收情况。水面浮体的横摇运动受其横摇固有频率的影响,主要是重心布置。为了合理选择水面浮体的重心位置,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箱型浮体在长峰不规则波下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讨论重心布置对波浪能吸收的影响以及对PTO参数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心的布置可改变波浪能吸收的频段,重心布置越低,可吸收的波浪能频段越广,越有利于波浪能的吸收。  相似文献   
35.
弹体的攻角直接影响其侵彻能力,而横向运动板能使弹体发生偏转改变攻角,间接影响弹体的侵彻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推导长杆弹在单层横向运动板作用下的偏转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LS-rDYNA对长杆弹侵彻横向运动板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偏转模型及仿真结果的分析,发现两者较为相符。研究结果显示:长杆弹侵彻横向运动板时,弹体会发生偏转,偏转的角速度先增后减,最后为0rad/s,此时偏转角最大;弹体速度方向也会发生偏转,其最终偏转角与弹体轴线的偏转角接近。  相似文献   
36.
公安消防机构对“两案”刑事管辖权的确立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引发了“两案”侦查的先天缺陷与不足,表现为侦查与调查的错位,管辖分工不明确和立案标准的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不但可以解决“两案”办理的实际问题,还能弥补“两案”侦查理论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7.
复杂非线性隔冲减振系统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计算复杂非线性隔冲减振系统的双模型两步计算法。该方法将冲击振动分成2个阶段:冲击作用阶段和自由振动阶段。冲击作用阶段,采用两自由度模型进行响应计算,该两自由度模型可有效地解决基础冲击输入问题;自由振动阶段,采用单自由度模型进行响应计算,设备在该阶段以冲击终了时刻的速度和位移为初始条件进行振动。文中还对一个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冲击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该方法亦可用于线性隔冲减振系统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8.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提出高校学生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对探索学校体育的目标实现,对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基于反辐射无人机的时域鉴别技术,提出了一种以小波分析为手段的前沿判别法。将被动雷达导引头使用固定波门对脉冲前沿进行采样所得的信号作小波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判定,当判定采样信号内为单辐射源信号时对其进行测向、测频、跟踪和打击。针对两点源诱偏系统分析表明,在大部分空域中,反辐射无人机总是能首先跟踪诱饵信号。通过建模与仿真,验证了前沿判别法能够有效对抗两点源诱偏系统,并由固定波门得到了有效的判别空域。  相似文献   
40.
We consider scheduling problems involving two agents (agents A and B), each having a set of jobs that compete for the use of a common machine to process their respective jobs. The due dates of the A‐jobs are decision variables,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common (CON) or slack (SLK) due date assignment methods. Each agent wants to minimize a certain performance criterion depending on the completion times of its jobs only. Under each due date assignment method, the criterion of agent A is always the same, namely an integrated criterion consisting of the due date assignment cost and the weighted number of tardy jobs. Several different criteria are considered for agent B, including the maxima of regular functions (associated with each job), the total (weighted) completion time, and the weighted number of tardy jobs. The overall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performance criterion of agent A, while keeping the objective value of agent B no greater than a given limit. We analyz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devise polynomial or pseudo‐polynomial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s for the considered problems. We also convert, if viable, any of the devised pseudopolynomial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s into a fully polynomial‐time approximation scheme. © 2016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3: 416–429, 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