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a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RPA) pilot’s act of killing remotely, when it is done in the defense of another person, can be viewed as an act of sacrifice. This argument concludes from two premises. First, the RPA pilot faces psychological risk to self by carrying out such an action; second, the RPA pilot is motivated to some significant degree by something other than self-interest. Moreover, I challenge both the view that RPA represent merely an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y yielding an incremental expansion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war-fighter and the target and the view that RPA is revolutionary in some fundamental sense. I instead argue that, based upon the natural geometric boundary imposed by the earth’s shape, RPA have maximized the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war-fighter and the target and, over time, this fact will change, not only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n the RPA pilot, but also the way we view killing and distance in general. When taken together, these two broad claims, that other-defense can justify killing in war and that there is a psychological cost paid by remote killers, yield a conception of remote killing as an act of sacrifice that will inform the broader conversation about ethics, risk, killing, and RPA.  相似文献   
62.
唐苏妍  祁永强  裴飞 《国防科技》2017,38(2):049-054
信息攻防作战力量既可以独立成军成战,又可以和各军兵种、各种武器平台无缝衔接、联合协同,以发挥无限的战争潜力,是以信息攻防新技术为支撑、以软硬打击新能力为标志的新型作战力量。从核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攻击和防护能力建设以及信息攻防协同作战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攻防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重要问题及战法对策,对信息攻防作战的特点规律和技术手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3.
薛贵江 《国防科技》2017,38(5):004-006
习主席强调,研究作战问题核心是要把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搞清楚。深刻认识信息化战争的五个时代特征,准确把握特点规律,真正搞清信息化战争的五个制胜机理,在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的过程中做到五个坚持,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飞行器飞行试验任务中,发射零点T0是整个测控系统启动运行的基准点,是保证测控系统有条不紊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执行多个测控目标连射飞行试验任务,多个发射零点的正确处理更是关乎试验任务的成败。在分析发射零点形成机制基础上,对发射零点在指控系统实时测控软件中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实时测控软件重启后重新获得多测控目标正确发射零点的应急处理方法,解决了试验过程中一旦实时测控软件因重大软件故障导致初始发射零点丢失的问题,保障了试验任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5.
遗传算法因其出色的寻优能力,自提出后就被广泛用于工程技术上的最优化问题求解。根据电力网攻击无人机分队任务分配的实际需要,提出基于遗传算法思想的解决方案,并在原算法基础上,采用种群分组进化的策略进行改进。详细介绍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仿真步骤,再举出实际算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算法的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6.
如何快速地规划出满足约束条件的飞行航迹,是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的关键。将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应用于求解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同时在人工蜂群算法的侦察阶段引入差分进化算法的思想。通过仿真实验并与标准人工蜂群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有效加快收敛速度,提高最优航迹精度,是解决航迹规划和其他高维复杂函数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7.
针对舰载机拦阻过程的运动特性分析,建立了舰载机拦阻缓冲过程的力学模型与状态方程,通过对基于磁流变阻尼拦阻缓冲过程的分析,引入了位移和速度矢量作为磁流变缓冲拦阻控制系统的输入,完成基于模糊控制的舰载机拦阻缓冲过程控制。应用模糊PID控制器非线性拟合能力来适应舰载机着舰情况变化,并仿真验证建立的磁流变缓冲拦阻模糊PID算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8.
研究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在运动特点,针对强杂波环境下高速、高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用新息滤波减小观测噪声以修正模型概率更新过程的算法。Monte-Carlo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减小量测噪声对系统滤波的影响,提高滤波精度,在临近空间强杂波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跟踪精度,具有一定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有人机/无人机协同对地攻击是未来空对地打击的主要作战样式,如何评估其协同作战的效能是军地双方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首先根据完成对地攻击任务的4个环节建立了对地攻击的总概率模型;然后基于桥联模型建立了各个环节的概率模型;最后给出了一架有人机协同两架无人机对地攻击的算例,并对模型反算、协同与非协同对比以及多波次攻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验证了模型良好可用性和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70.
利用无人机瞬时探测范围和无人机对雷达定位精度构建无人机有效可定位区。综合预定区域目标存在概率和沿侦察航路飞行无人机有效可定位区对栅格侦察覆盖指数,构建加权侦察覆盖指数指标。基于加权侦察覆盖指数,对无人机侦察航路优劣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