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31.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编队协同侦察任务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学良  梁伟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7):147-150,154
针对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侦察任务规划特点,分析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过程中的飞行航线约束和通信条件约束,以最小化无人机总飞行航程和最终编队飞行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无人机编队协同侦察任务规划问题模型。同以往的通用侦察任务模型相比,该模型突出考虑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过程的特点。以基本粒子群算法为基础,通过粒子群离散化和结合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求解复杂组合优化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求解复杂任务规划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2.
考虑到操作的简单性且实际执行搜索任务时搜索力不是无限可分,将连续空间的搜索问题转换为离散空间的最优搜索问题。通过划分网格,将连续的目标位置分布离散化。根据最优搜索理论,提出了单个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准最优随机搜索方法,较好地逼近理论最优值。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无人水下航行器编队的3种协同搜索方法:集中最优搜索、分散最大概率搜索和准最优搜索。最后通过实例仿真,得出了编队准最优搜索策略的有效性、优越性和可操作性。此方法将对无人水下航行器编队的战法研究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3.
为降低传统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赋权过程主观片面性影响,提出了一种综合AHP与Arena仿真建模技术的无人机训练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基于飞行训练流程分析,确定了训练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和效率评价指标,建立了层次型综合评价体系,概括了AHP-Arena综合评价步骤。利用Arena建模软件构建训练流程动态仿真系统并验证有效性,采用单变量数值仿真法、均方差决策法完成了影响因素客观赋权,通过线性加权综合法得出综合评价系数,实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与方案优选。实例应用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该方法可推广至其他类似的训练过程中,亦可为其他多因素、多指标评价决策过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4.
从单无人机机动飞行向多机协同扩展的通用规划框架出发,介绍了其中各模块相关研究的基本原理、代表性方法和前沿研究,主要包括用于环境障碍感知的实时导航地图构建、离散空间的路径规划、连续空间的轨迹规划、基于离散连续混合空间的规划、多航迹或轨迹的协同规划。综合无人机通用规划框架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无人机协同机动规划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5.
于正亮  肖曦 《国防科技》2014,35(4):99-103
无人训练靶标在军事训练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点介绍国外一些新型的、在模拟手段及技术水平方面有着鲜明特征的无人靶标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外军无人靶标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6.
美军近期提出以小型低成本无人蜂群形成高效费比的不间断侦察能力,并进一步提高战场打击精度的装备发展构想.本文以积极应对强敌新装备、新战法为出发点,研究了美军发展小型低成本无人蜂群的思维导向以及该新装备的作战优势,并分析了其中所采用的先进技术.针对美军此次提出的应用大量小型低成本无人蜂群实施协同侦察的作战运用模式,论述了其...  相似文献   
137.
分析了近期内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的体系结构及作战模式,基于三代战机座舱普遍装备的多功能显示器,展开有人/无人机指挥控制界面的设计;基于人机工程学观点和飞行员的视觉习惯,从缓解飞行员的心理和生理疲劳的角度出发布置无人机编队的飞行参数,设计了有人/无人机执行协同对地攻击任务时包含巡航队形、战斗队形、任务类型、导航点切换等功能的指挥控制界面。为未来短期内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渗透,智能化无人化装备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型谱体系日渐完善、作战能力显著提升,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聚力发展的新质力量。本文从作战体系、系统平台和支撑技术等三个方面对主要军事强国无人化装备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无人化装备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指出无人化装备技术呈现出成体系、成系列、成规模的发展总体格局,正朝着集群化、实战化和自主智能决策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外军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需求,提出了发展军队无人化装备技术的基本思路、主要原则和具体举措,积极探索适合军队特点和规律的无人化装备技术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9.
针对无人机自主着陆过程中卫星导航系统易被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方法。采用主动式激光照射的方式,获取机载反射棱镜的近红外成像,在红外图像中对无人机目标进行识别;通过坐标转换将识别结果映射到可见光图像中,在可见光图像中选择的感兴趣区域进行可见光目标识别,从而在降低计算量的基础上获得更加精确的无人机相对角度信息;利用距离测量信息和引导系统角度信息可以获得精确的无人机相对位置。无人机着陆引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精确的无人机位置信息,能有效适应于复杂背景下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  相似文献   
140.
ABSTRACT

While the drone has become synonymous with the War on Terror, the asymmetric iconography of the battlefield is shifting. Commercially available off-the-shelf (COTS) drones ar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features of global battlefields, employed by non-state actors in both visualising such spaces, and the directing and inflicting of harm. As such usage increases, so too do concerns around their evolving adoption, adaptation, and potential portability into homeland spheres. While cognizant of the range of positive drone applications, it is asserted that drones nonetheless remain simultaneously bound to an inverse potential for exploitation. In examining drone risk, this article approaches the consumer drone through a series of sites and spaces through which it is technically and socially constructed. Reflecting upon industry innovation, community-driven experimentation, and evolving airspace – it calls for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drone’s malleability, arguing that understandings of COTS drones must remain attentive to both drone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drone thr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