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在阐述电教教材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教教材的主要美学特征,并提出了电教教材编制人员应具备的美学素养及电教教材三维结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航空兵场站飞行保障组织指挥训练的主要特点,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揭示飞行保障的内在规律。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飞行保障组织指挥模拟训练系统,提出了服务器子系统、导调子系统和模拟子系统的实现方案。该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机种(型)的飞行保障计算机模拟,较好地满足了航空兵场站飞行保障组织指挥训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当前,视觉词典法(Bo VW,Bag of Visual Words)是解决目标检索问题的主要方法,但传统的Bo VW方法具有词典生成时间效率低、检索内存消耗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压缩Fisher向量的目标检索方法,该方法首先将Fisher核机制用于目标检索,它能自动降低目标图像背景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采用位置敏感哈希(LSH,Locality Sensitive Hashing)对Fisher向量进行压缩编码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和内存开销,使之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只用几百比特就能表征一幅图像内容,对大规模目标检索有很好的适用性,且较之当前主流的压缩视觉词典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国防动员的指挥控制中大量的信息数据(如部队需求、地方资源)和错综复杂的多方关系,使得指挥员难以在短时间内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决策信息和作出快速准确地指挥协调。为此,着眼未来指挥所的发展趋势,提出基于可视化交互的国动指挥所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国动指挥任务的关键路径,提取重要的决策信息,利用可视化交互技术,实现对国动任务的信息化指挥控制。以某部演习的国防动员指挥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比较了传统的电化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差别,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作用,提出了加强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水印图像混沌加密和汉明编码,以及对原始图像进行提升小波变换,并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值计算,提高了水印算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某型导弹虚拟瞄准训练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视景仿真技术应用于导弹瞄准训练,分析了某型导弹瞄准仿真的需求,建立了仿真模型,设计出较为完善的仿真方案,在高端平台上实现了虚拟瞄准训练系统,同时给出了交互控制的关键技术及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8.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字产品版权保护的一项新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保证水印的鲁棒性,利用人类的视觉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并给出了攻击分析.分析中,采用灰度图像作为数字水印,使其具有二维信号可视化的优点.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经受住噪声、高斯滤波、压缩、直方图均衡化、增加对比度等的处理,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印嵌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三维视景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军事仿真等领域,并发挥着重大作用。论述了4种基于Vega三维视景仿真技术实现特殊效果的方法,阐述了基于Visual C++和Vega的导弹毁伤效果仿真系统开发研究过程。结果表明了综合运用这4种特殊效果实现方法的可行性、优越性和实用价值,利用该系统可使训练人员直观地观察导弹击中目标毁伤状态的可视化仿真效果,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MIC总线多控制器通讯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总线是专门为解决在恶劣环境下电力/数据的分配和管理而开发的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现场控制总线。本设计实现了在MIC总线冗余系统中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间的数据通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IC总线主/从控制器一致性的容错思想,并简要描述了该容错技术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