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2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时宝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991,(4)
文献[1]对(E)引入奇点量和 Lie 不变量概念,实现了实自治微分系统焦点量和鞍点量概念的统一,并得到奇点量的结构定理。文献[1]还对三次系统(E_3)找到了全部120个基本 Lie 不变量并具体计算了二次系统(E_2)和缺二次项的三次系统(E_3~((3)))的奇点量。文献[2]还计算了一类特殊三次系统(4)的奇点量。但是,对于计算(E_3)的奇点量的工作,仍有很大困难,甚至前几个奇点量也得不到,况且对(E)找到全部基本Lie 不变量亦非常困难。本文利用规范形理论讨论(E)的奇点量的计算问题,得到了计算公式。该公式对一些特殊系统可直接得到前几个奇点量。作为公式的应用及验证,我们给出(E_3)的前两个奇点量,至于 M(3)=?的问题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3.
微小区内电波传播模型及其对频率再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微小区的电波传播模型,此模型能解释微小区内路径损耗约与d^2成比例,但超过某点后,损耗即近似地与d^4成比例。此点称为转折点或称折点。本文用2-射线模型导出转折点距离。其结论是此折点距离与基站天线高度hb及工作频率有关,并导出实用公式。然后本文讨论频率再用图案.结论是微小区半径直接近但不得超过折点距离,这样可得到最佳的C/I值.其再用系数最低,因而是最佳再用图案。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气泡减小平板摩擦阻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定气-液两相流体均匀混合且微气泡在水流中存在滑移运动,运用混合多相流模型对水中运动平板的微气泡减阻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微气泡流的减阻机理,分析了主流速度及气体流量率等对减阻率的影响规律,同时构建了一个减阻率预报数学模型,并指出在微气泡减阻中存在一个与主流速度相对应的饱和气流量. 相似文献
5.
6.
陶瓷微滤膜直接过滤去除水中浊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微滤膜技术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是生产低浊度和生活饮用水。对陶瓷膜去除原水中浊度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查了去浊效果;研究了膜通量和出水浊度与进水浊度、膜通量和出水浊度与运行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膜通量随原水浊度的升高和过滤时间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但陶瓷膜去除500~4000NTU原水的浊度有良好的效果,其出水浊度小于0.2NTU。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直径为1.4,1.6,1.8 mm,长度为6,8,10 mm,螺纹深度为0.2 mm,螺纹间距0.5 mm的Ti质微种植体支抗与颌骨有限元模型,研究在常用载荷1.96 N正畸力与微种植体长轴呈45°,60°和75°三种角度时的Ti质微种植体应力分布和大小。分析得出,应力主要集中在微种植体颈部1 mm内,在其颈部1.2 mm的范围内应力值的衰减都很明显,在颈部1.2 mm的范围内曲线较陡。在设定的加载条件下,不同直径的微种植体应力值呈规则的变化趋势,直径1.8 mm,45°时微种植体的各应力值极值最小。微种植体长度对应力的影响不大,位移变化均较小。 相似文献
8.
9.
张鹏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4):63-65
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主要期刊发表的有关微课开发和应用的研究现状,对其典型特征做出归纳.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体,必然有其特定的符号特征.只有把握这些教育传播学方面的要素,才能使当前的微课开发和应用向着科学高效的方面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教育传播学中符号互动理论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微课开发的建设性策略.提出,只有在开发和制作中既关注教学作用的发挥,又重视其视频媒体的编导和美学设计,才能提高微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