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144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运载火箭持续高密度发射必将成为常态,这将对我国运载火箭设计及加工能力提出严峻挑战。上世纪,前苏联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它的成功规律和原因,对我国或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它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有明确的0.97可靠性和0.997安全性指标要求的运载火箭,它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高,它被誉为——"神箭"。6月16日18时37分,长征二F遥九火箭托举着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拔地而起。随着火箭的上升,一道壮美的弧线划过蓝色天际。不到10分钟,船箭分离。长征二F遥九火箭将神舟九号飞船准确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220公里的初始轨道。这是长征二F火箭第10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5次飞行。  相似文献   
3.
苍山青翠,暮色苍茫,当时针直指北京时间3月31日18时27分,随着"3,2,1,点火!"口令的下达,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焰长啸,腾空而起,直插云霄,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 火箭升空约26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正常,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209公里、远地点50419公里、轨道倾角27.4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应邀前来观摩这次发射活动的海内外宾客,包括2008年12月成立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的代表们向中方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核事业和航天事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了"两弹一星"的奇迹,也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征程上,更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毅然作出了发展中国核事业和航天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在全国各行各业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中国  相似文献   
5.
黄春平,1938年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曾担任“863-409,计划中的首席科学家。担任过长征三号、长征二号丙火箭总指挥,现任长征二号F火箭总指挥。  相似文献   
6.
7.
空间技术代表着现代高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世界新闻和舆论经常把空间活动中的事件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联系在一起,把空间技术比作当今信息社会中综合国力的增长源,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现代军事力量的倍增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航天技术和开展航天的应用,可以加速解决资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问题、减灾和环保问题、缓解沉重的通信问题、扩大受教育面的问题、摆脱贫穷与落后问题,以及促进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运载火箭是确保进入空间的能力,是发展空间技术的基础,夺取空间优势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航天一院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建立并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统工程管理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为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运载火箭成功研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构建项目管理体系是发展根基随着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军工科研单位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国家宏观环境、用户行为、军工集团公司的经营机制和运作模式均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型号科研生产由国家指令性计划逐步转变成为国家用户需求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由单一型号研制转变成为多型号研制与批生产相结合、由单纯完成国家计划任务转变为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百年当天,记者在科技界委员驻地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不论是在试验基地,还是在政协会上,姜杰委员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温和、优雅。采访过程中,在她轻轻推扶眼镜的那一瞬,以及浅浅的那微笑,都给人一种恬淡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0,(2):27-29
<正>时光刚刚跨过2009,国防科技工业就以响当当的业绩打造了新年的"开门红":1月11日,我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达到预期目的;1月17日0时12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