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1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某大厦A塔楼转换层RC梁裂缝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市一实际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引起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的原因,并在构件承载力满足的前提下,提出了环氧砂浆封闭裂缝的处理方法,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同时从材料的选用、施工季节、施工方式、现场管理、构造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的措施,如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小的水泥,控制砂石含量,降低水灰比;采用分层浇注的方式或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并加以适当温度控制的方式浇注大体积混凝土;加强混凝土的养护;设置控制缝或后浇缝以及加强水平构造配筋,等等。上述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供从事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润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3,19(4):24-26
钢结构由于不耐火 ,火灾中极易发生倒塌 ,因而需要进行防火保护。目前广泛使用的保护方法是喷涂防火涂料 ,以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极限 ,延缓其在火灾中强度的降低 ,为灭火和人员疏散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3.
我国每年有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过火,科学准确的评估火灾高温后构件和结构的残存强度,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加固方案对于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简略介绍了国内外火灾高温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损评估的方法,并以某工程火灾后的强度检测为实例,提出了用超声波法检测火灾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残存强度的可行性和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对多起建筑火灾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构件检测波形的对比,提出了不同受损程度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表现的不同特征的波形。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阶段煤自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现今煤层自燃机理和防灭火技术现状分析,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以及气相色谱仪等实验设备,以东山烟煤和芙蓉无烟煤两种煤为研究对象,利用加热炉实验系统,对两种煤样进行程序升温氧化试验和分析,通过氧气浓度的测定,分别计算得出耗氧速率等煤自燃特性参数,并分析得到两种煤样的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为更深入的煤氧化自燃实验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激光淬火渗硫复合层的抗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网格化激光淬火和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对42MnCr52钢进行复合表面处理,使用洛氏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对表面改性层进行了表征分析,使用T11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高温摩擦磨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激光淬火-离子渗硫复合处理后,在基材表面形成了激光淬火渗硫复合层,具有显著的抗高温摩擦磨损性能。与未处理样品相比较,硬度提高20%左右,摩擦因数降低约10%,磨损失重量减少50%以上。最后对激光淬火渗硫复合层的抗高温摩擦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Q345低合金结构钢的高温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温加载试验方法对钢结构建筑常用的Q345低合金结构钢的高温强度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切线交点法确定钢材有效屈服强度,并与其它方法强度取值进行对比,给出钢材高温强度回归公式,为钢结构建筑的抗火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型坦克乘员在高温、噪声和近似实战条件下持续作业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测定和研究,初步探索了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和有关的生理和心理参数值,这对今后制定我军卫生学评价监督标准,以及制定科学可行的作训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复合材料结构传热分析的新的高阶热层合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新的高阶热层合理论及相应的有限元模型.新的高阶热层合理论比作者最初提出的一阶热层合理论[1]前进了一大步,它有效克服了一阶热层合理论中存在的计算缺陷.大量数值算例表明了高阶热层合理论的精确有效性.算例还对铺设角和纵厚比对层合板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水幕防火分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型水幕进行了防火分隔效果的试验研究,证明水幕能有效阻止火灾蔓延,降温隔热效果明显;试验验证了水幕防火分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影响水幕防火分隔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水幕用水量、厚度以及水幕水滴的直径,所得的结果对水幕防火分隔设计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温作用下混凝土内部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部分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试验成果总结分析,得到了混凝土高温作用后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劣化规律.在对混凝土高温数学模型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同模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结构的高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