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武装力量是进行战争的主体,武装力量建设的优劣关系到战斗、战役乃至战争的胜负.太平洋战争战场空间广阔,情况变化急剧,战斗紧张激烈,人力物力消耗巨大,技术兵种具有突出地位.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穷兵黩武,盲目侵略扩张,未能建立适应战争要求的质优量足、结构健全合理的武装力量,是其侵略战争最终走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一幅无比绚丽的宏伟画卷,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途径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今属四川)、甘肃、陕西11个省(区),行程二万五千里,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广大民兵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鼓舞下,踊跃参军参战,积极支援前线,主动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民兵历史上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在3年多的时间里,民兵参加大小战斗11.4775万次,参战民兵228.4861万人次,歼敌20.4727万名。民兵组织在战火的洗礼中迅速发展,从解放战争初期的220万人,发展到解放战争末期的550多万人,此外还有几千万农民自卫军。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尽,但是随军转战南北的数百万民兵支前大军滚滚车流声在耳边回荡,“父送子、妻送郎”参军参战的动人情景还历历在目,民兵的英雄形象和英勇事迹还在记忆深处浮现……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2007年8月12~18日,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第33届年会在南非开普敦举行.本文是中国军事历史代表团团长、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少将在大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