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赖志伟  张建龙 《国防》2000,(4):10-10
高科技知识学习,迅速在全军各部队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省军区系统的地位和职能与野战军不同,其高科技知识的学习也有自己的特点,如何针对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是省军区系统深化高科技学习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广州警备区结合实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初步经验。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端正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认识不高,动力不足是省军区开展高科技学习的最大障碍。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人们逐渐意识到,在新课程环境下促使教师理念与行为的变革,将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地理课程的特殊性质和功能为基础,阐述了当代地理教师从事地理教育教学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构建了基于新课程的地理教师专业结构。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对于改革师范教育,优化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和提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建龙  陈建伟 《国防》2010,(6):45-45
应急处突后勤保障投入大、渠道多,要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达到“适时、适地、适量”的目标,就要以信息为主导,整体筹划。一方面,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科学预测保障需求。以信息资源共享共用为目标,建立军地一体的情报信息平台,统一发布城市的地形、交通、天候等自然信息和后勤保障资源配置信息,采取现地勘察、参加联席会议等形式,  相似文献   
4.
师范类院校GIS专业发展现状与办学思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GIS技术的蓬勃发展给GIS教学与GIS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师范类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GIS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我校GIS本科教育实际情况,分析了师范类院校GIS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师范类院校GIS专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发展及科学概念的形成与人地关系面临的科学和实践困境密切相关,形成了用全球性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研究人地关系整体行为的科学体系。其科学意义来自于提升人地关系研究水平的“系统观”;其现实意义来自系统方法与现代技术集成的方法论。并因此奠定了地球系统科学在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