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团活动不能“一锅煮”盛长峰,雷中回每周半天的党团活动,是基层连队党团支部对党团员实行的一项教育和理论学习制度。对此,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有具体规定。最近,某训练基地政治部在对基层连队开展党团活动情况的检查中,发现一些连队在开展党团...  相似文献   
2.
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回俊才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统一张贴和悬挂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题词及英模画像,这是贯彻江主席关于讲政治的指示和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军六位著名英模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的画像悬挂在全军基层单位的墙壁,让...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进行特种作战、爆发恐怖活动和突发性事件并影响地区稳定的重要地域,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为代表的新测绘技术突飞猛进,为建立实景三维城市战场带来契机,从城市战场环境作战需求出发,介绍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城市战场实景三维建模流程,基于Context Capture获得了逼真、高精度的城市三维模型,结合LocaSpace Viewer实现了城市战场要素标绘、量测、通视、可视域、雷达等可视化分析,实验成果证明了方法可行性和有效性,突破了传统二维地图的视觉和量测上的局限,为指挥员分析利用地形、指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旅游观古今     
累祖———旅游之神  古代外出旅游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山川阻隔,疫病流行,旅行不但艰苦,而且是危险的。所以,古人远行之前,在做好各种物资准备之后,要认认真真做一番祭祀,祈求神灵保佑。祭祀的仪式是在路旁封土为山形,摆放好酒肉、捆扎成束的鲜花香草以及松柏枝,行人虔诚地向行旅之神祈祷保佑一路平安。古人供奉的旅行之神有两位,一位是共工的儿子名叫,他喜欢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另一位是黄帝的儿子名叫累祖,传说“累祖好游,远死于道,后人以为行神,故出行必祭之”。也许因为累祖是黄帝儿子的缘故吧,秦汉…  相似文献   
5.
“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郑成功的话明确提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澎湖及其他岛屿和大陆仅一水之隔,最狭处只有150海里。台湾居民绝大多数来自祖国东南沿海,他们和高山族同胞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宝岛,台湾通用闽南话。远古时代,大陆人民就将先进的文化渡海传入台湾。两汉时,台湾被称做“东鱼是”、“夷洲”。三国时,孙权曾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领万人大舰队“浮海”抵台湾。隋朝时,台湾称为“琉求”。隋炀帝还不止一次派出舰队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宝岛。宋、元时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元…  相似文献   
6.
各国国歌丛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国歌丛话回俊才世界上每一个独立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代表和象征,也是认识和了解一个国家政治、历史、天文、地理及民俗、文学、艺术等情况的重要依据。重大的国际性活动和外交礼仪场合,经常演奏各国国歌。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歌是荷兰王国国歌《...  相似文献   
7.
书法与军事     
书法与军事回俊才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研练书法,对提高文化素质和增强审美观念、陶冶性情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我军广大官兵中喜爱书法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提起书法,人们往往把它看成是文人雅事,是艺术家的行当。殊不知,从书法的...  相似文献   
8.
公元二世纪中叶,正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时期。有一位诗人登上广武山,观看楚汉相争古战场,徘徊低吟,思绪万千,发出长长的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话惊世骇俗,包含了对历史的批判,也包含了对现实的深沉感慨。  相似文献   
9.
我 国历史上遭受过不少外来的侵扰。元朝以前的“外患” ,大都来自陆上 ,主要是北方和西北方。元明以后 ,尤其是从明朝开始 ,来自海上的入侵日渐增长 ,已出现了“倭寇之患”。日本浪人与海盗、不法商人勾结在一起 ,利用船只到中国沿海进行武装劫掠 ,甚至纠集上百艘战船 ,几路并进。他们烧房劫人 ,残杀妇孺 ,抢掠财物 ,沿海数千里遭到浩劫 ,造成了尸骨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局面 ,给沿海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直接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迫使明王朝不得不大力发展水师 ,修造战船 ,加强海防建设 ,抗击倭寇侵扰。在抗倭斗争中 ,涌现出两位抗倭名将 …  相似文献   
10.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这首词写于1930年2月。1930年2月7日至9日,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红五军和红六军两个军委在江西吉安陂头召开著名的“陂头会议”,会议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提出了夺取江西全省的口号,并确定以攻取吉安为当时行动总目标。会后,各路红军、赤卫队按照统一部署,浩浩荡荡地从不同方向逼向吉安。词中所记,即红四军自广昌向吉安进发这一段战斗历程中冒雪行军的情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系统地、完整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