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人武部门组织民兵扶贫济困到底抓什么、怎样抓?最近,我带着机关干部到4个老区、山区县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感到组织民兵扶贫济困,最根本的是培养使用致富人才,从单纯的资金、物质和人力扶贫转向启动内部活力,增强造血功能。我认为以下几种形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人武部改建后,军分区干部由于进出困难已面临着“三多”:资历深的多,职务高的多,本地籍的多,“上不了、下不去、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日趋突出。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科学合理的流动,才能用好用活干部,保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疏通军分区干部合理流动的渠道呢? 一是疏通与人武系统交流的渠道。县(市)人武部移交给地方后,从编制上切断了与军队交流干  相似文献   
3.
以劳养武活动,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基础不同,各地发展很不平衡。贫困山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开展以劳养武的途径和形式也一定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我区几年来的实践看,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是要在搞农业开发的后劲产业上找出路。贫困山区大都工业基础薄弱,商品经济不发达,交通条件差,办工厂搞企业显然困难很大,难以奏效。我们赣南正是这样的,我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