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洪晓荣 《国防》2010,(10):48-49
快速动员能力是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要着眼推动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试行构建快速动员能力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洪晓荣 《国防》2012,(5):21-22
一、优化指挥结构,确保动员指挥科学高效 组织指挥体系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核心.应着眼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需要,加强国防动员对策性研究,努力构建平战结合,科学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 要健全指挥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地方行政机构调整改革时机,充实完善各级组织领导机构,尤其要健全完善市(区、县)级动员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国防动员运行机制,理顺各办事机构之间的工作关系,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平时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战时能快速实施平战转换、有序开展行动.要进一步加强县级以下动员组织机构建设,切实把乡镇(街道)的动员机构建立起来,并在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国防动员协作机构,确保动员工作延伸至社会每一个相关层面和环节.要积极推进国防动员与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机衔接,使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机构在工作运行、预案计划、力量使用、综合保障等方面实现一体化,为实现平战一体的动员指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洪晓荣 《国防》2013,(5):23-25
做好基层武装工作,是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确保战时动员顺利高效实施的重要基础。习主席关于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重要思想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基层武装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把握特点规律,锐意改革创新,按照打仗要求推进基层武装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洪晓荣 《国防》2013,(9):28-29
在芦山"4·20"强烈地震抗震救灾中,省军区系统发挥军地双重领导的体制优势、就地就近动员的地理优势、队伍规模大的数量优势、专业种类齐全的人才优势和依托地方资源的保障优势,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经受了严峻考验,充分展现了其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特有的能力优势。但是,客观评价省军区系统的抗震救灾实践,其优势发挥还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5.
洪晓荣  官应权 《国防》2012,(9):13-14
民兵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要力量.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处于重大战略转型期,国家面临战争和非战争、传统与非传统多样化安全威胁,必须按照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的要求,着眼"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构建新型民兵力量体系,为维护国家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洪晓荣 《国防》2012,(2):44-46
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国防动员系统应着眼职能任务和建设现状,贯彻融合发展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注重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以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提升推进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