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某非旋转空地微型导弹为研究对象,依据导弹武器系统的战术和技术指标,分析并构建了其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新灰色评估方法评价导弹武器系统的能力,可以有效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ADC扩展和改进模型计算得到的效能与原始ADC模型的效能相比,虽然有所降低,但突破了原始模型不够精细,只能适用于试验效能分析的限制,使效能的评估结果更加贴近实战。  相似文献   
2.
中离东山地区位于太原盆地与陕西、晋西北与晋西南之间的中心区,其沟壑纵横的地形特征有利于游击战的广泛开展,其地理位置重要。早在1931年中共即在此建立“晋西游击队”。1936年红军东征也曾在此区域广泛活动。但因作战腹地狭窄,加上地接阎占区,又有汾离公路交通线的隔断,这一地区未能继续发展为连接晋绥边区的革命根据地。“晋西事变”后,出于政治考虑,中共的抗日活动转入地下,该地区仅能发挥交通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微型导弹动力学参数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在攻击目标的过程中系统存在未知扰动问题,应用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对导弹俯仰和偏航两个通道进行一体化建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够对微型导弹系统的不确定参数和干扰进行实时估计并补偿的控制器。微型导弹在自抗扰控制器的作用下高效地完成了对机动目标的攻击。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器能够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且能有效地提高导弹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4.
1938年9月八路军第343旅在汾离公路对来往的日军连续发起了3次伏击战,击退了日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犯。但长期以来,关于此次战斗的具体历史细节众说纷纭。根据中日文资料相互印证,可以确定被伏击日军为第109师团步兵第118旅团,三次战斗分别发生于9月份的14日、17日、20日,取得了歼敌800至1000余人的战果。然而,在20日的王家池战斗中,日军旅团长山口三郎少将死里逃生,不久又回到晋西继续率部进行侵略活动。汾离公路伏击战在后来的抗战史研究中并不引人注目,但对保卫陕北河防、建立晋西南根据地都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既有已彪炳史册的典型战斗,也包括被历史尘埃掩盖、不为学界关注的抗战“神话”,还原历史,更应将这些众说纷纭的“神话”作为一个历史片段进行严谨细致的考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