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代。但战争时间是短暂的 ,稳定仍然是主基调。在军事测绘发展史上 ,它上承秦汉发展的高峰 ,下启隋唐发展的辉煌。三国时代的刘徽提出的重差测量理论 (包括汉代已经成熟的勾股定理)和西晋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构成了中国古代测绘的理论支柱 ,标志着中国古代测绘理论体系的形成。因此 ,本历史阶段在军事测绘发展史上堪称闪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指南针就出于宋朝。良好的科技发展的背景促进了军事测绘技术的进步。刻板技术被开创性地用于地图印刷。军事地理著述和兵要地志研究成果丰硕。指南针、计里鼓车等测量工具的出现 ,为军事行动中测定方位、量测距离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测量的经典之作——灵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云:“治水之巧妙莫如灵渠者。”灵渠位于旅游胜地桂林市北60公里,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身,是旅游消夏的好去处。古时,它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咽喉、巧用地形的典范,始凿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同时,它也是一部铭记我国军事工程测量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4.
周代军事测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是军事测绘的奠基时期。其间频繁的战争推动了军事测绘的迅速发展。军事测绘管理已经制度化和设立了专门职官 ;军事地图脱离了原始形象制图的范畴 ,向着精细制图过渡 ;以《孙子兵法》为标志的军事地理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军事工程测量得到长足发展 ;测绘技术在实践中开辟着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远古军事测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测绘史属于军事科技史 ,是军事历史的一部分。处于中华文明发端的远古时期是军事测绘的初创时期。在研究远古史实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 ,中国的军事测绘诞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黄帝时代 ,夏代和商代的战争需要推动了军事测绘的早期发展。特别是车兵在战场上驰骋以后 ,对军事地理的研究更加受到军事家的重视。军事地图已经开始应用 ,并由此推动了测量和绘图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远征高丽漕运军粮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二月,高丽王高元率部进攻隋朝辽西郡,被隋地方军击退。隋文帝接到奏报后大怒,组织水陆大军30万人于六月分进合击高丽。陆军北出山海关,从陆路东进高丽。时值盛暑,天下暴雨,辽河洪水漫溢,粮运不济,陆军军中缺粮,士气低落,被迫无功而返。水军从山东半岛泛海直趋平壤。船队在海上遇到风暴。船只大半沉没。隋军东征高丽,历时3个月,毫无进展。高丽王慑于隋的声势,遣使谢罪。隋文帝顺水推舟,宣布班师回朝。但是,隋文帝深深知道,高丽并没有真正降服,而此次东征夭折,根本上是军粮补给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秦汉是大统一的封建王朝 ,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也是古代军事测绘奠定基础的时期。军事测绘技术有了跨越性的发展 ,并初步形成了体系。  相似文献   
8.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 ,是军事测绘技术发展的成熟阶段。军事测绘管理采取了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体制 ;军事地图制作空前繁荣 ,并呈现图志相结合的特点 ;军事工程测量在大运河的开凿和长安城的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泛的军事地理调查积累了丰富的兵要地志资料 ;唐代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纬度测量 ;覆矩、水平仪等新的测量工具在测量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现都江堰市城西,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完整、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伟大水利工程,从建成至今的2200多年来,一直在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世界上为人民造福最伟大、最持久的水利工程。因此,今天许多人都知道都江堰举世闻名,是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初古人修建它的真实初衷。其实,当时修建都江堰的直接原因是为了为秦军运送粮草。所以说,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军事水利工程。川西锁钥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的都江堰市历史悠久,是长江上游文化起源的中心,也是长江流域和古蜀文明的发源…  相似文献   
10.
边防军镇明太祖朱元璋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旗帜下,南征北战,于1368年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政权。明初的洪武年间,明军进行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把元军的残余势力赶到了蒙古高原一带。但是,退居大漠以北的“元人北归,屡谋兴复”,企图卷图重来,不断向南进犯。到了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清军强大起来,开始觊觎关内。于是明朝“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筑垒,或挑堑”,大修长城,设立边关,建立军镇,加强北部边防。明朝初期,明廷沿长城东西一线的险要地带建立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后迁榆林)4个边防军镇,正统(1436~145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