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军队懦弱无力,屡次丧师失地。到19世纪末,中国已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机。有识之士痛感中国军事之落后,纷纷主张改革军事。清廷为抗强敌计,编练新军。因军事人才匮乏,故派遣大批学生到外国留学。被派赴留学的国家有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等,其中以赴日人数最多。而留日学生的绝大部分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海峡两岸有关中国近现代军事史的出版物中,在涉及汤恩伯时,有一引人注目处,即关于汤的生卒年的记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汤恩伯原籍浙江省武义县,系国民党军界要员之一。曾与陈诚、胡宗南同为蒋介石手下的三员宠将,显赫一时,是中国现代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大陆解放前夕,败退台湾,后病逝于日本。对于汤之生卒年,从目前所能见到的两岸图书资料看,约有下列几种不同说法: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在战场上所显示的作用,使世人刮目相看。段祺瑞亦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1917年,在镇压张勋复辟的过程中,他曾派飞机轰炸辫子兵,一时陆军攻于外,飞机炸于上,辫兵气夺,纷纷解甲投降。一场叛国变乱,不数日内即告解决,飞机轰炸确有很大作用。因此,他重新控制北京政府之后,决定加强航空建设。从1919年开始,段祺瑞开始实施他的“航空计划”。段祺瑞的“航空计划”,大致有以下内容: 购进外机。英国在一战后,有大量剩余物资,尤其是飞机,正愁没有销路。当得悉段祺瑞之计划后,英国人马上以连卖带送的方式,来拉拢这位主顾。1919年春,英国以低廉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