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灵宝市人武部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民兵贫穷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不强。针对这种情况,人武部主要采取四项措施,着力提高民兵的科技素质:一是办好民兵科技夜校,组织民兵学习适合本地发展的一些实用技术、二是组织“土专家”巡回授课,让民  相似文献   
2.
一位民兵连长先后两次当“村官”、所在村的集体经济和村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两次质的飞跃,在豫西山区传为佳话。他就是河南省义马市常村镇霍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村民兵连长吉卓云。 1989年1月,刚满30岁的吉卓云被推选为霍村村委主任、民兵连长,并被上级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根据霍村地处洛阳、三门峡两市之间,铁路、公路交通便利的优势,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反映保卫铁路安全,浴血支援朝鲜战争的“铁道卫士”的英雄事迹誉满全国。如今,在河南省灵宝市境内的陇海铁路沿线上又涌现出了一批新一代“铁道卫士”,他们是——灵宝市民兵铁路护路应急分队。 三年来,民兵应急分队的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三门峡军分区司令员刘孟合,是新时期高中级领导干部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9月中旬,《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分别刊发长篇通讯《新时期群众满意党放心的领导干部》,报道了刘孟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模范事迹,配发评论员文章《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的模范》,并推出《采访刘孟合闻思录》、《步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境界》等连续报道,在军地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本刊组织采写了反映刘孟合先进事迹的一组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在地处河南省三门峡市的中原黄金冶炼厂,厂武装部长游文祥有两项“特权”,一是进厂原料的原始矿样由他一人保管,只有厂长有权调矿样复验;二是贵重物资,须经他签字,方能出厂。 游文祥在黄金系统干了近20年的武装工作。白山黑水、秦岭山时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92年,国家“七五”重点工程——中原黄金冶炼厂建成投产后,他又来到这个全国最大的黄金企业担任武装部部长。刚一上任,他根据黄金生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陕县大营村民兵营在抓好民兵工作“三落实”的过程中,针对农村民兵工作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了该村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文明村。5年来,该村先后6次被国家文化部、同家体委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文化站”,还多次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先进民兵营活动中心”。面对一连串的荣誉,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一致反映,大营村的民兵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带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灵宝市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是西部大通道——陇海铁路的咽喉。为了护好“西部咽喉”,灵宝市人武部党委“一班人”为基干民兵铁路护路联防队和民兵应急分队确立了“路地结合、防打并举、从严管理、确保畅通”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民兵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护路民兵不辱使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净化了辖区内铁路沿线的治安环境,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武部针对职工特点,着力素质培养,摸索出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职工们个个都成了“香饽饽” 磨刀不误砍柴功。过去,湖滨区人武部职工学习劲头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缺乏生气和创造力。1997年以来,人武部先后研究出台了职工管理行为规范和政治理论学习、年度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教育和培养 为提高文化素质,人武部鼓励职工参加地方各种函授班 凡取得文  相似文献   
9.
1992年初。“中华百绝博览会”在穗举办。由河南省三门峡市向阳村120名民兵组成的佛灯表演队,个个剃成清一色的光头,身披绣金袈裟,顶着盏盏油灯,在鼓乐声中,列阵进入表演中心。片片袈裟,如红波翻涌,闪闪油灯,似繁星点点。繁星随袈裟流动,袈裟为红浪鼓风,只见众“僧”一会儿蹉步蹲裆,状如磐石,一会儿跳、旋、翻、钻,托灯在掌,形不散,阵不乱,灯不歪,油不溅,动作整齐划一,阵势变幻无穷,技艺高、难、奇、险、雅,无不令人叫绝。150余场表  相似文献   
10.
走进豫西,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家级贫困县的卢氏县,我们不得不承认:摆脱贫困,对于37万卢氏人民来说是个并不轻松的话题。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制约卢氏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卢氏县40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大小山峰4037座,基本地貌特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绵延不断的崇山峻岭,阻挡了卢氏人走向富裕文明的脚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