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边陲草木春     
郝云丽  刘锦安 《兵团建设》2012,(Z2):122-123
农十师一八五团是1962年"伊塔事件"后组建的边境一线农牧团场,位于阿尔泰山西南边缘的国境线上、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出境口处,西北以阿拉克别克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86公里,素有"西北边境第一团"之称。辖区总面积907.95平方公里,下辖23个农业及企事业单位,其中1 1个农业连队呈"一"字形自北向南沿阿拉克别克界河分布,全团总人口3533人,在  相似文献   
2.
自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农十师一八五团22个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立足于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开展了以“六送”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先进性教育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3.
郝云丽  刘锦安 《兵团建设》2013,(16):100-101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牛羊",这是十师一八五团人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的一八五团位于阿尔泰山西南边缘的国境线上,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出境口处。西、北以阿拉克别克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总面积907.95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86公里。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一条在非植棉区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有效途径,改变作物结构单一的历史,最大限度地发挥团场土壤、气候等资源优势,切实让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今年,农十师一八五团建立了面积为500亩的优质马铃薯品种繁育基地,种植了7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为2004年的作物结构调整打下基础。一八五团是一个以农为主的边境偏远贫困团场。由于交通、通讯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建团几十年来,该团始终种植着小麦、油葵、玉米等传统作物。近几年由于市场价格滑坡,加之连年耕作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增多、有害杂草滋生等情况,直接影响了职工的承包收入、生产积极性和职  相似文献   
5.
农十师185团跃进龙口建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沙窝子深处的别列孜克河上,团水利工作站职工李青春、张小莹夫妇就守护在这里。夫妻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守闸巡渠,确保下游近6万亩土地的灌溉用水。李青春是从哥哥李青海手中接过守护龙口任务的。他和妻子在这个方圆20公里内、布满沙  相似文献   
6.
农十师185团纪念馆筹建于2002年9月,坐落在"西北边境第一连"——农十师185团1连,2003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170.3平方米,共分为门厅、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