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使用可靠性的特点,介绍了装甲车辆使用可靠性综合评定模型的建立过程、参数、权重、目标值等的有关计算,运用该模型可对装甲车辆使用过程中的可性工作进行评价、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网格计算环境下,许多任务的执行经常需要同时协同分配多个agent以满足性能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ulti-agent编组机制的agent协同分配方法.首先,对传统编组算法和multi-agent编组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设计了校园虚拟实验网格调度系统及其任务分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当CDR=0.2时,算法与传统算法带来最好的目标价值,在某些条件下,传统算法略微胜过该算法,当CDR增大时,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执行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固定式超近程防护系统的拦截效率,进一步优化攻击单元的分布参数,将分布方案的分布参数5个射角和35个射向作为自变量,以拦截概率作为因变量,将已有的32种方案的分布方案及统计模拟所得的拦截概率作为样本值,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不断筛去显著性比较差的变量,最终得到比较满意、显著性比较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的建立为进一步优化分布方案的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建立进一步优化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比弹体压心位置变化对火箭增程弹道和末制导炮弹名义弹道的不同影响,重点分析弹体压心位置变化对末制导炮弹末导段弹道的影响特点,得出弹体压心位置变化对末导段弹道的捕获域和有效攻击区有着重要影响的结论。该结论对末制导炮弹的射表编拟以及新型末制导炮弹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脉冲追赶式同步扫描过程中,双基地雷达的目标分辨力不仅与雷达参数有关,而且还与脉冲追赶进程密切相关.分析了双基地雷达距离、角度和多普勒分辨力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在脉冲追赶情况下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每一脉冲追赶扫描周期内,双基地雷达的距离分辨力和多普勒分辨力不断提高,而角度分辨力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提出应用线阵CCD技术测量飞行弹丸攻角 ,建立了测量飞行弹丸攻角的计算方法。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应用单个线阵CCD可以测量飞行弹丸的一个攻角分量。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发现线阵CCD的采样频率对测量误差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各国小口径枪弹的装备使用 ,其射击精度问题倍受关注。以我国新研制的某 1型小口径枪弹试验数据为基础 ,利用外弹道学理论 ,经过与某 2型枪弹的对比计算 ,对某 1型小口径枪弹的射击精度进行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8.
SEA方法是一种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泛、有效性强等优点,但其可操作性不强并且细节表现能力差.针对SEA方法的不足,在分析SEA方法系统属性空间和使命属性空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EA方法的计算模型,为SEA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补偿的雷达系统误差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多雷达情况下的系统误差观测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可观测度,得出系统可观测度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有关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补偿的方法,产生一个使系统可观测度较大的补偿观测集,用于误差估计.仿真结果显示,使用补偿观测集估计雷达的系统误差,能够获得更优越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0.
前馈控制的神经网络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依赖对象模型,在前馈-反馈定值控制系统中,借助神经网络构成前馈控制器,以反馈输出引导网络权值及输出的调整,使网络逐步学成前馈补偿功能,并最终在控制中占据主导地位,实现对主要可测干扰的补偿.文章分析了神经网络前馈控制器的作用效果,并与根据精确模型设计的常规前馈控制器的作用特性进行了比较.文中采用两种不同方式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仿真结果证实了在模型未知的条件下,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前馈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