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同时存在恶意干扰与非法窃听的通信环境,提出一种协作干扰(cooperative jamming, CJ)掩护的保密通信架构,收发信机之间采用跳频技术躲避恶意干扰,并采用协作干扰技术阻塞非法窃听。但该架构的通信带宽较大,会在收发频率振荡器中引起显著的同相和正交(in-phase and quadrature, IQ)通道失衡。鉴于此,对收发IQ通道失衡引起的信号失真进行数学建模,给出接收机处信干噪比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干扰抑制比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收发IQ通道失衡引起的信号失真的功率远大于热噪声功率。随着收发IQ通道失衡加剧,所提架构的信干噪比和干扰抑制比性能均会急剧下降,当幅度和相位失衡分别达到0.95和π/50时,信干噪比和干扰抑制比均损失了47 dB。  相似文献   
2.
针对同时存在恶意干扰与非法窃听的通信环境,提出一种协作干扰(cooperative jamming, CJ)掩护的保密通信架构,收发信机之间采用跳频技术躲避恶意干扰,并采用协作干扰技术阻塞非法窃听。但该架构的通信带宽较大,会在收发频率振荡器中引起显著的同相和正交(in-phase and quadrature, IQ)通道失衡。鉴于此,对收发IQ通道失衡引起的信号失真进行数学建模,给出接收机处信干噪比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干扰抑制比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收发IQ通道失衡引起的信号失真的功率远大于热噪声功率。随着收发IQ通道失衡加剧,所提架构的信干噪比和干扰抑制比性能均会急剧下降,当幅度和相位失衡分别达到0.95和π/50时,信干噪比和干扰抑制比均损失了47 dB。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代防空作战火力分配的实际需要,在确定防空火力单元可射击系数的基础上,对影响防空火力单元射击有利度的指标进行分析,结合防空作战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计算射击有利度的一般步骤。该算法有效克服了传统射击有利度算法的不足,较好地实现了射击有利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为了射击指挥员在组织舰炮对岸应召射击时,射击指挥决策更具科学性,文章提出了基于模糊多目标决策理论的舰炮对岸应召射击阵位生成和优选的方法,研究探讨了阵位生成和优选的实现过程,并通过最后的定量计算求得了相对最优攻击阵位。最终评判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舰炮对岸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5.
卫星导航系统仿真效能模糊评估的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效能模糊评价矩阵,在计算系统效能隶属度时要经过一系列的隶属度转换;但是,已有的隶属度转换算法都不能揭示"指标隶属度中哪部分对目标分类有用,哪部分无用";结果是指标隶属度中原本对目标分类不起作用的冗余数值也被用于计算目标隶属度.为此,从对目标分类角度设计一种滤波器,能识别指标隶属度中对目标分类不起作用的冗余数值,提取对目标分类起作用的有效值计算目标隶属度,由此建立实现隶属度转换的一般算法,并用于卫星导航系统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6.
舰炮对岸应召射击最优火力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炮射击特点,分析了海上射击误差,探讨了集群目标的简化处理方法,给出了最优火力分配时表尺差和弹药消耗量计算模型,并进行了举例分析。利用最优火力分配方法来计算舰炮效力射表尺差和弹药消耗量,避免了指挥员战场射击指挥的盲目性,可以在相同弹药消耗量情况下取得最佳射击效果。  相似文献   
7.
宋教仁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主要表现在教育与革命、教育先行、教育与社会改良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多机空战系统的顶层模型结构,给出了机载雷达、武器控制和导弹等三个主要部件的模型,可以将其应用于多机空战仿真系统的数学建模和软件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分析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BDS)的低轨卫星编队相对轨道确定问题,但由于缺乏实测数据,通过仿真实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500 km空域平均可视BDS卫星数约为9.7,由于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IGSO)卫星的存在,亚太地区的可视BDS卫星数明显偏多。仅考虑观测噪声的影响时,基于BDS的相对定轨精度可达0.74 mm,加入星历误差的影响,对近距离编队系统的相对定轨而言,GEO卫星数米的星历误差可以忽略,但当星间距离增大到约200 km时,GEO卫星单差后的星历误差可达厘米量级,GEO+IGSO+中圆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和IGSO+MEO卫星求解的相对轨道精度分别为1.09 mm和0.96 mm,GEO卫星的加入使得精度下降了13.54%。在其余误差得到有效处理后,BDS的相对定轨精度可达亚毫米量级,且无明显区域差异,GEO卫星和IGSO卫星能提高近距离编队系统的全球相对定轨精度,未来BDS将广泛应用于低轨卫星编队相对轨道确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