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国际安全博弈的新兴领域。网络空间安全博弈的核心在于对国家利益的争夺和维护,关键环节在于如何通过各种策略方式对别国施加影响,进而达成本国利益诉求。对于如何区分和评估网络空间安全博弈策略,当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不同学者之间提出的策略分类存在明显交叉甚至相互矛盾。本文梳理分析了国家行为体在网络空间安全博弈中主要采取的控制、损耗、拒止三种策略,从实施策略的技术可行性、己方实施策略所需付出的代价大小、策略实施后对目标国国家行为造成的影响三方面讨论了各种网络空间安全博弈策略在不同条件以及不同目的下的适用性,最后从各种网络空间安全博弈策略的特征属性出发,结合本国网络安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对加强我国网络安全建设具有借鉴、启发意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LIU Yangyue 《国防科技》2018,39(1):070-075
由于网络技术的军民两用特性,军民融合是提升网络空间安全能力的必然选择。而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网络安全人才战略必须有效应对人才资源整体不足的现实困难,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创建创新机制安排,推进军民融合式的网络安全人才体系建设。美国高度重视人才在网络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创新交流机制、拓宽吸纳渠道等多种方式,为构建军民融合式的网络安全人才战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宝磊  刘杨钺 《国防科技》2021,42(6):129-13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当前国际社会对管控以“杀手机器人”为代表的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呼声日益强烈,对于这类武器系统可能在未来引发伦理和安全危机的担忧逐渐增多。针对致命性自主武器,最严格的观点是全面禁止其研发和使用,以防止“杀手机器人”的出现;较宽松的观点是限制其使用、转让、扩散和购买;介于两者之间的观点是暂停其研发或使用,待相关管控规则形成后,再开展相关活动。本文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就这一军控问题达成共识依然任重道远。根据现实情况,我国不宜过早寻求限制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而应力求先确立管控致命性自主武器部署、使用、流通等方面的规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