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万向铰结构偏斜和实际误差偏斜两种情形共存时万向铰驱动转子系统的传递力矩特性,得到了通过万向铰作用在从动轴上的力矩及其各分量之间的具体表达式,并针对三种不同偏斜情形对万向铰传递力矩的弯矩分量和扭矩分量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万向铰结构偏斜微小时,实际误差偏斜对万向铰传递力矩的影响不可忽略。所得结果与以往研究相比,更符合工程实际,也为研究偏斜转子的弯曲振动、扭转振动以及弯扭耦合振动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重达一万多吨的钢铁长虹,连同巍峨两座山峰般的桥塔一起平缓转动。摄像机镜头把我们带到了国家某重点工程咽喉项目工地,给我们再现了当时关系桥梁史上3项“世界之最”能否成功创造的惊心动魄的一“转”。镜头推向在转动“世界之最”的轴心,被称之为该重点工程“核心构件”——转体钢球铰,定格在“七二五所研制”。“研制、开发、生产先进装备(置)的核心构件和关键零部件,为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这是七二五研究所的基本战略定位”。在我们采访、探讨七二五所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孙建科所长的谈话让人间接地感受到七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8×8铰接车的动力传动方案,进行了原地转向阻力矩的理论分析。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建立了铰接车仿真模型,测得了整车转向阻力矩曲线。通过改变前后车架铰接点的位置及F、G(B、C)轮的轴距,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拟合和比较,结果表明:整车转向的最理想铰接点位置为s2点,在s2点处转向阻力矩最小。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转向油缸的选型及总车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提供船艇推进、火炮、航空动力及传动装置机械设计的理论分析基础,建立了加速度冲击下含万向铰偏斜轴系横扭耦合振动模型,揭示了轴系的过渡过程横扭耦合振动特性。将从动轴视为弯曲刚性、扭转柔性的轴,用投影平面上动态偏斜角表示轴系横向振动,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万向铰轴系过渡过程横扭耦合三自由度振动微分方程,结合振动响应仿真给出了加速度和系统参数对轴系过渡过程横扭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负载转矩增大和刚度不对称性减小导致耦合振动系统颤振失稳区增大;在超谐共振区内,加速度增大对过渡过程系统振动起稳定作用,转矩、刚度和偏斜角增大导致过渡过程系统振动失稳区域变大。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考察万向铰传动旋转轴的动力学特性,利用欧拉方程推导出由万向铰运动约束描述的旋转轴系横向振动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出该系统可能存在的多种共振模式,对从动轴横向振动的超谐波共振、主共振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对其振动响应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稳定性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系统超谐波共振及主共振的稳定性条件与支撑轴承安装位置、从动轴转动惯量、输入扭矩、轴承弹簧刚度以及阻尼等因素有关;加大轴承距万向铰中心的距离、增加轴承弹簧刚度与阻尼系数等,均可导致超谐波共振或主共振的非稳定区扩大;系统在对应中心频率附近容易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6.
以往,双铰底板设计理论是基于地基反力呈连续折线分布假定前提下推导出来的,且只适用于对称结构,对称荷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