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嘉懿 《军事历史研究》2005,362(3):105-116
本文阐述了晚清法越问题的历史渊源,对中法战争中清政府的内外处境和应对措施,以及与之有关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客观中肯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中法和中越关系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这次战争由于传统上“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历史评价而广受史学界的关注和争论。但是,与中国近代史上其他几次战争的研究相比,对这场战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且受特定历史因素的影响,研究工作还时起时落。改革开放30年来,史学界对这场战争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对此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我国学者不易见到的法国原始档案 ,结合清朝留下的文献史料 ,考察了北宁之役的全过程。从法军作战方案的制定到实施 ,从法军出兵到战斗打响 ,从外围工事落入敌手到北宁城陷落 ,诸多内幕昭然若揭 ,使人们能实事求是地认识是役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中法战争对台湾防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3年,法国侵略军挑起中法战争,战场集中在越南与中国滇桂边境、闽浙及台湾地区。1884年,“六月,法舰犯基隆,复犯沪尾,均击退之。八月,法军据基隆,铭传退驻台北,法军遂封禁沿海”《台湾通史》,6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这是继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台湾又一次遭受侵略的重大事件。台湾在海防上的重要地位又一次凸现,清政府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举措。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法战争对清政府台湾防务的影响。一、“御外侮”为主的台湾防务观的完全形成清代的台湾防务观,随着清政府对台湾战略地…  相似文献   
5.
1884年10月1日法侵华舰队为继续实现其“据地为质”的作战企图,发起第二次进犯基隆之役。两军对垒形势,一直持续到1885年6月中法战争结束、法国侵略军撤出为止。1885年5月11日,孤拔因伤发作致病死于澎湖;6月21日,法军撤出基隆后,留下一片521名官兵的墓地,成为法国  相似文献   
6.
中法战争期间,针对法国"封禁"台湾的做法,知识分子和地方官员纷纷引用国际公法加以评析,从法理到实效,从虚封到复封,对法方滥施封港权力的殖民行径进行较为全面的批判。由于海战实力不足,清政府引入国际法的意图在于引起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借以维护台湾主权。在此背景下,晚清中国对外来公法的解读有其合理的一面,也难免掺杂舍此就彼、趋利避害的本地立场和自主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