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之琪 《中国军转民》2023,(22):100-101
河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全国率先出台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目前,乡村数字产业仍面临着法治保障缺失的难题,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为此,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坚持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乡村振兴中数字产业发展的法治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奋力推动数字乡村向内发展的适应动力,为河南乡村振兴中的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普普通通的退伍军人,却拿出自己行医20多年的所有积蓄,又借款16万元修公用水坝,造福村民。他被评为“感动淄博”年度人物;他被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做专题报道;他被乡亲们用最朴素的“三句半”盛赞——  相似文献   
3.
60载的年轮,能使人的面容苍老;而60年的风雨,却没能使永恒的爱情褪色。打开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记忆,回味那段刻骨铭心的跨国姻缘,老人的心中仍就涌动着激情。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严重失衡.工业文明的冲击,导致乡土文明的边缘化;“逃离乡土式”的教育洗礼导致乡村少年对乡土感知的荒芜;乡村整体人文生态的失序导致乡土文化的断裂与失衡.以上凸显的乡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使我们认识到乡土教育回归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因此,“乡土自然”浸润乡村少年的成长轨迹;“乡土课程”承载乡村文化的悠远价值;“乡土人文互动”呼唤乡土教育的苏醒成为当下之所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人武部以"青年民兵之家"为阵地,创建"兵民书院"30多家,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为群众提供了读  相似文献   
6.
在韩国北部乡村公路的两旁,一片片的柿子园映入眼帘。每当采摘季节结束后,总会有一些熟透了的柿子留在树上,构成了当地一道特有的风景。路过此地的游人很奇怪,觉得不把这些又大又红的果实摘下来真是太可惜了。在得知这些柿子是留给喜鹊作食物时,他们变得更加迷惑不解。然而听了导游讲的一个故事之后,人们才懂得了用柿子喂喜鹊的缘由,纷纷对果农的睿智翘起拇指,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7.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耄耋老人,几十年的从医生涯,已使吴孟超和病人融为了一体。每天下了班,吴院长不回家,却总要在这个家里到处转转、看看。哪个房间的灯没有关,伸手关掉,嘴里还嘟囔着:走了都不知道关灯?败家!地上有纸屑,顺手捡起来;如果恰巧遇到病人需要输液,他还会客串一把护士的角色。老伴时常埋怨:自家的电话号码都记不清楚,医院哪把手术刀放在哪儿,问他,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8.
"老刘,我家电视机图像不清晰,请你帮助看一下"、"老刘,我家拖拉机坏了,请你帮助修一下"……这些电话都是打给刘英林的,他是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镇满意村的一名退伍老兵士。退伍返乡工作36年来,始终保持人民子弟兵的政治本色,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对党的无比忠诚和热爱全部洒向乡村、献给人民。那一个个感人故事,展示了一名退伍老兵、一名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9.
乡村铁锅     
在乡村所有的物件中,铁锅是最听话的。它就静静地呆在土灶上,一声不吭,乖得如同听话的孩童。只有当家的女人走近它的时候,它的热情才会充分地表达出来。就好像它平日里一直在积蓄着能量,女人往灶膛里点上的一把火就是启开它的能量按钮,它的能量瞬间便释放出来,活力四射。并带动盆、瓢、碗、筷的热情,一起加入生活的大合唱。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有人选择坚守,有人会放弃,更多的人是随着自己的经历去变更,而我的梦想是从少年时萌芽的,在遭遇了无数风雨之后,她终于长出了一双坚硬的翅膀,能战胜困难和失意的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