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动能拦截器采用了高精度探测和高精度快速响应控制的技术,使动能拦截器具有了直接碰撞动能杀伤目标的特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采用了断续直接力控制,也引起了许多特殊的问题,尤其是在大气层内与高速气流耦合作用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从问题的提出入手,分析了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及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群体性事件呈多发、高发的态势,为提高防暴动能弹的作战效能,科学预测非致命动能弹丸的发展趋势,对防暴动能弹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初步界定了硬质弹丸、橡胶弹丸、布袋弹丸和复合型弹丸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剖析典型冲击损伤案例分析了不同类型动能弹丸的损伤特性,明确了防暴动能弹的冲击损伤谱,进一步通过对不同类型动能弹丸结构特性的...  相似文献   
3.
4.
5.
6.
在对现有非致命防暴弹的缺陷及动能布袋弹的优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38mm动能布袋弹研制的必要性。设计的新型弹丸和弹托,能获得较高弹丸出口速度和精度,利用防暴弹低伸弹道方程计算了弹丸各点的速度和比动能,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速基本相符,证实了方程指导设计的可行性。其中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设计思想和计算公式对其他非致命弹种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耳廓缺损是临床常见疾病,使用患者自体肋软骨雕刻为耳支架并植入缺损耳皮下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该方法对手术者提出很高的技术要求,雕刻的外耳支架无法精确还原患者耳廓形状,同时肋软骨的切除会对患者带来并发症。本文探索使用医用硅胶制作患者个体外耳支架的关键技术,使用CT和逆向建模技术得到对应患者个体的外耳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外耳支架模具,并使用医用硅胶MED 4735完成人体外耳支架的制作成型。动物实验验证了其生物相容性,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技术制作的硅胶人体外耳支架可以高度模仿患者特定的耳廓形状,支架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无生物排异,可为替代肋软骨雕刻人体外耳支架进行耳廓缺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人员承受冲击振动耐受限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员承受爆炸冲击振动耐受限的“防止抛离或失稳”、“防止碰撞伤”和“防止冲击振动伤”三等级标准,并研究分析了定量评价耐受限标准的方法。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分级标准概念明确,评价方法合理,其结果可供工程隔振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针对装备研制及使用中有关人——机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以及装备系统的设计需要,介绍了人体能力的有关数据和特点,供产品研制、使用人员参考应用。引言人——机系统可靠性是影响装备使用效能的重要因素,因为装备是由人来操作使用的。尽管装备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很高,但未考虑人的能力有关数据,使设计出的装备难以操作,也无法完成规定的功能。为此,在装备系统设  相似文献   
10.
王兵 《现代舰船》2012,(11):40-43
说明:本文中架次率的衡量对象是固定翼舰载机,未考虑直升机。舰载机出动能力的相关指标周期为有效管理飞行甲板,航母通常按照指定的时间周期进行作业,通常在1小时(1+00周期)到1小时45分(1+45周期)之间。在单周期作业中,飞机在空中停留一个周期后着舰。需要注意的是,着舰作业总是在弹射之后进行,这意味着,上一个周期的舰载机,必须在下一个周期舰载机起飞之后才能降落。类似的,双周期作业的飞机在空中停留两个周期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