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与传统的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相比,表面电荷法可降低单元剖分难度并能处理开放边界,更适于计算静电透镜的静电场。针对轴对称及非轴对称两类结构,采用样条函数及奇异形状函数改进电极表面的电荷密度估计,讨论了二维及三维表面电荷法的实现。与具有解析解的单位圆盘进行比较,分析了表面电荷法的电位计算精度,并用于轴对称及非轴对称像管计算。结果表明:对轴对称系统,在文中给定步长下,二维及三维表面电荷法与有限差分法计算相对误差不超过10^-3,且二维方法精度整体高于三维方法,二维、三维表面电荷法对3种像面位置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差分法结果相比,最大误差不超过0.6mm;对非轴对称系统,3种方案下轴外电子运行轨迹的差异明显,非对称因素所产生的干涉场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4.
耳廓缺损是临床常见疾病,使用患者自体肋软骨雕刻为耳支架并植入缺损耳皮下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该方法对手术者提出很高的技术要求,雕刻的外耳支架无法精确还原患者耳廓形状,同时肋软骨的切除会对患者带来并发症。本文探索使用医用硅胶制作患者个体外耳支架的关键技术,使用CT和逆向建模技术得到对应患者个体的外耳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外耳支架模具,并使用医用硅胶MED 4735完成人体外耳支架的制作成型。动物实验验证了其生物相容性,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技术制作的硅胶人体外耳支架可以高度模仿患者特定的耳廓形状,支架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无生物排异,可为替代肋软骨雕刻人体外耳支架进行耳廓缺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人员承受冲击振动耐受限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员承受爆炸冲击振动耐受限的“防止抛离或失稳”、“防止碰撞伤”和“防止冲击振动伤”三等级标准,并研究分析了定量评价耐受限标准的方法。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分级标准概念明确,评价方法合理,其结果可供工程隔振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针对装备研制及使用中有关人——机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以及装备系统的设计需要,介绍了人体能力的有关数据和特点,供产品研制、使用人员参考应用。引言人——机系统可靠性是影响装备使用效能的重要因素,因为装备是由人来操作使用的。尽管装备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很高,但未考虑人的能力有关数据,使设计出的装备难以操作,也无法完成规定的功能。为此,在装备系统设  相似文献   
7.
人-航天服系统静电起电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及其航天服产生的静电是航天飞船的主要静电危害源之一.在地面上和模拟舱内,对人-航天服系统静电起电电位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测量了航天员的正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位,分析了形成静电危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分析人体脊椎间盘的力学性能实验数据,找出了其能承受的权限载荷和极限载荷随间盘部位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间盘试件受力后的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