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军校学员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教育,是我军有效履行新使命的迫切需要,是继承和弘扬军队优良革命传统的内在要求。我们应通过加强学员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理论教育、责任教育、危机法规教育、政策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措施,增强学员军人使命意识、法纪意识和心理应急能力,使其在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大灾害对国家或地区造成的破坏,有时不亚于一场局部战争造成的影响.建立高效防灾救灾应急机制,是国家机器必须具备的功能.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依法防灾救灾有不少经验和教训,可带给我们有益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3.
2007年,美国的负债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这不过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矛盾的体现而已。异常庞大的军工产业复合体怪兽,似乎要从内部噬尽美国。分析认为如果美国不对公共经济政策的根基——“通过战争保持经济活力”进行大胆改革,美国可能会被拖垮。  相似文献   
4.
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学是相对关注完整学科体系的公共教育学提出的。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学意味着回归教育学本原,从教育学原点出发,重新思考公共教育学身处当前尴尬处境的原因,并从价值取向、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四个方面思考公共教育学走出困境的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5.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思考—行动"为逻辑顺序的教学方法,这种实践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成才"和"成人"。角色扮演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应用中有四个步骤:经典场景设定、角色分配准备、角色扮演实施和案例讨论总结。应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倡导角色扮演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实施以角色外聘为主的角色扮演法。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公共课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从体验的内涵与高校教育的关系出发,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方面探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力图为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战时快速动员的对象分属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并且涉及这些组织和家庭的利益,在复杂的动员对象和紧迫的动员过程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可以说,把说服人、组织人、武装人的工作做好了,就等于完成了快速动员任务。对此,必须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平时准备中做到“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8.
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学生选择和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师范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实践效果.为了准确掌握少数民族师范生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情况,促进少数民族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以新疆某高校非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师范生为对象,对其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存在自身因素、教师方面和教材资源使用方面等问题,建议从少数民族师范生自身特点出发,增强教学实效,拓展教育知识,综合评价自我.  相似文献   
9.
蔡斌 《政工学刊》2015,(5):58-59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过程,它的教学过程有其明显的特点:强调基层官兵的自我探索,强调基层官兵的自助发展。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以尊重为基础,以同感为前提,以心灵沟通来引导官兵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成长。所以,基层心理工作者在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尊重科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准确掌握官兵的真实心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主题鲜明、气氛宽松、  相似文献   
10.
李亦园 《政工学刊》2014,(10):85-85
我们在《行的文化》一章中曾引用李国鼎先生的一则故事,说外国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在宴会场合要那么“序齿”、讲礼节,但在街道上开车却又是那样不守法。这个故事不但说明我们只懂得讲有关系的人之伦理,而不注重对陌生人或公共团体的公德心,而且也表现出我们民族不懂得守法的一面,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我们是人治的文化,而不是法治文化之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