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弹后空间一维均相流假设推导了弹道参数λ_ε,λ,λ_ε的理论表达式。同时对三个参数的相关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与ε相关的关系。利用多通道数据解决了λ-ε的变化规律。文中给出一套完整的膛内火药燃烧规律的处理方法,并对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值计瓦尔兹─克力斯托夫保角变换过程中出现的数值奇异性,根据复平面上槽形内域边界的特点,分别导出了左右对称槽形内域和左右非对称槽形内域的保角变换公式,并给出保角变换过程和确定数值保角变换公式参数的迭代方法。最后,对二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复杂边界进行数值保角变换计算,求得各自的变换参数和流势线网格。  相似文献   
3.
由于动能拦截器采用了高精度探测和高精度快速响应控制的技术,使动能拦截器具有了直接碰撞动能杀伤目标的特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采用了断续直接力控制,也引起了许多特殊的问题,尤其是在大气层内与高速气流耦合作用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从问题的提出入手,分析了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及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带内双频电磁辐射对雷达的虚警干扰规律,以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分析与效应试验,研究了虚警目标的电平变化规律、波形特征以及出现位置规律。结果表明:受试雷达在带内双频电磁辐射作用下,不考虑互调干扰时,至多产生两个位置随机的“山丘型”虚警目标,两者距离差与双频干扰频差有关。双频干扰中两分量互相压制,即当任一干扰分量强度恒定时,随着另一个分量的增强,前者形成的虚警目标电平缓慢下降,最终降速基本恒定,而后者形成虚警目标电平逐渐升高,直至电平恒定;若双频干扰信号两分量同比例增强,则两个虚警目标电平均在初期近似线性上升,而后增速逐渐降低至零。  相似文献   
5.
高速旋转弹丸发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轴向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导致装药与其他零部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影响装药发射过程中的安定性。文章采用LS-DYNA软件通过改变底隙、静/动摩擦因数以及膛压大小对膛内装药发射安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装药底面应力峰值随着底隙的增大而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侧面应力峰值总体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在仅改变膛压时,装药底面及侧面微元应力随膛压的增大而增大;弹体与装药的转速也随膛压的增大而增大,弹体与装药之间的相对转速则随膛压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火炮内弹道性能直接决定火炮的首发命中率和首群覆盖率,为提高高膛压滑膛坦克炮射击效果,补偿因烧蚀磨损造成的内弹道性能下降,在分析火炮烧蚀磨损内弹道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烧蚀磨损的滑膛坦克炮内弹道数学模型和基于MATLAB/Simulink的内弹道仿真模型。对滑膛坦克炮内弹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烧蚀磨损情况下火炮内弹道性能的变化曲线,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仿真结果可为磨损火炮的内弹道性能修正提供参考,同时,基于Simulink的内弹道仿真模型的建立更有利于后续模型的工程化应用,可实现与硬件设备的紧密结合,为烧蚀磨损火炮内弹道性能的研究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弹丸被甲材料对枪械射击的影响,分别用H90铜被甲弹和覆铜钢被甲弹进行射击实验,试验得到了不同弹药对应的枪口初速、100 m处射击精度;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弹丸挤进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可得出结论:弹丸被甲的材料不同而使其对应的挤进压力不同,导致内弹道计算结果的不同、弹丸初速与转速出现差异,为步枪精度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