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由于高、精、尖武器装备广泛应用于战场,军中不仅要有“儒将”竞风流,还需“儒兵”展雄风。因此,当前除了认真引导、组织战士学习高技术知识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更多吸收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青年入伍,以改善士兵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军校学员的价值取向、价值观类型、价值主体等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状况。这种价值观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变革。加强对军校学员奉献精神的培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强化军人意识,充分认识军事职业的特殊性;强化奉献意识,充分认识军人价值的整体性;承认物质利益原则,积极倡导奉献与补偿相统一的奉献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介叶卡捷琳堡高级炮兵指挥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在培养炮兵军事人才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在卫国战争中的功绩。学校已从培训班(队)的水平发展为培养使用工程师的高级炮兵指挥学校。  相似文献   
5.
一项令人担忧的调查—— 1988年,中原某地有关部门对本辖区近万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愿意从事军人或与国防有关职业的人只占29.6%。 “解放军”,这令人向往的神圣职业,独领风骚几十年后,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悄然退位。由此,许多有识之士不断发出这样的呼唤: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 就在这一年,豫东商丘诞生了全国第一所少年军校,拉开了河南省青少年国防教育的帷幕。从此,中原大地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蓬勃开展,成果喜人。6年之后,肩负着培养国防与经济建设人才重任的全省人武、教育等部门的同志坐在一起,在听取、检阅了各地青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更新图书馆读者工作的观念,突出军校馆藏特色和开发馆藏文献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搞好军校图书馆读者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在理论上有许多新的突破。军队院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以“十五大”报告精神为主线,抓住所开课程的关键点,讲好、讲透、讲清、讲明、讲信、讲活、讲准、讲懂理论上的新突破,以不断完善有军校特色的政治理论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文化特有的存在价值,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功能、榜样示范功能、情感激励功能、思想引领功能,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文化自信,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高爽 《中国军转民》2023,(18):124-1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民族基因,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尤其对新时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增强高校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缺失的成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退伍学生社团是由退伍复学大学生发起成立的高校学生组织,因其传承了人民军队的优秀文化,成为高校党史军史的供给站、军事实践的联络站和优良作风的传播站。高校要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发挥好退伍学生社团在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拓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