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安全、可靠、快速、同步的观点出发,论证与设想了一种适合战木导弹的级间分离方案——非电传爆——爆炸螺栓方案。本中对方案的组成、发火与传爆原理与程序、可靠性模型以及形成产品后的产品故障树作了探讨与描述,最后提出与设计了相应的测试方法。所有这些,均属探讨,正确与否,有待将来应用与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热漏对热机最优性能的影响,导出存在热阻和热漏损失的定常态流不可逆热机的功率、效率关系。所得结果不同于仅存在热阻损失时的内可逆热机的功率效率特性,且与实际热机特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精密三点法——在线测量精密机床直线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精密机床直线运动误差以及工件直线度的在线测量的新方法。由于时域两点法的最小采样间隔必须等于两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不能做得太小,精密三点法用三个传感器,选择合适的安装间隔,我们就能得到比以前更小的采样间隔(例如:减小3倍),使曲线更为精确。本文给出了精密三点法的算法和流程图,给出了计算机仿真和超精密车床在线测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从非定常的基本方程出发,采用时间相关法,利用带有平滑项的MacCormack格式对以氮气为实验气体的一维振动非平衡喷管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振动非平衡对流场的影响,确定了支配振动非平衡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一些实际应用的喷管条件,振动非平衡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中,多头标准蜗杆的误差是影响齿形测量精度的一个主要误差源。本文介绍了应用互相关函数从齿形误差测量结果中分离同标准蜗杆误差的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运用多传感器对工件和精密机床的直线度进行在线测量的方法有STP法、STRP法和FSTP法等。由于受到传感器相邻间隔距离的限制,这些方法往往只适合于长工件的在线测量。本文推荐的新方法──优化误差分离法(OEST)可以用于短工件中的测量,它是基于频域分析和时域优化搜索的原理,可以克服频域变换中出现的边缘失效问题以保证频域变换的正确性。本文还介绍了计算机仿真和实际测量实验的结果,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国防仓库配用的不同类型的冷冻式降湿机的使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确定开机时间的计算公式,为正确使用降湿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工质与热源间热阻损失的内可逆卡诺制冷机模型基础上,用一常数项表示热源间的热漏,用一常系数项表示循环中除热阻和热漏外的其余所有不可逆性(如摩擦、涡流、惯性效应等),提出了一类较为完善的不可逆卡诺制冷机模型,并对此不可逆制冷机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导出了其最佳制冷率与制冷系数间的优化关系和最大制冷系数及其相应的制冷率。由定义的一常数项和一常系数项可定性、定量地分析不可逆性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所得结果包含了有关文献的一些特例。最后,给出了详细的数值算例,说明本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装备建设的需要,对物价指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依据原始数据利用灰色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在分析模型精度基础上,提出了灰色时间序列模型,使模型精度得到提高。并根据我国物价指数变化的特点,进一步建立了上包络线模型.使本文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要介绍了潜艇和载人航天器舱内二氧化碳分离去除的4种主要方法:碱吸收法、吸附法、电化学法和膜法,并就该技术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具体的应用情况,以及今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