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适应教育形势发展,改变传统教育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创新,必须要有创新的一代新人,而这一代新人--现代化的建设者,就要靠一代的人民教师去辛勤培育.人民教师,任重道远,特别是政治科教师,更要在政治科教学中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如不树立创新观念,抱残守缺,围于传统教育思想,要做到推进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三个面向"和"四有"新人,只能是附庸风雅的一句大空话.因此,我认为在政治科教学中,首先要树立教育教学新观念,坚持做到"三个转变":即变教学只为学生升学服务的目标观为培养合格建设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观;变只以考试分数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质量观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人特长充分发挥的质量观;变以往只片面重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潜力"挖掘的教学观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教学观.并通过听课、评课、观摩、研讨、学术交流等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努力实现向"复合型"、"创造型"教师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正>面对21世纪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竞争、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改探究。美国长期目标是造就21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日本教改目标是面向21世纪,立足于培育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我国目标是: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智能型、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加强素质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以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适应社会和未来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根本途径是通过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完成“五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运用到各个领域,它给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无限活力,从而也诱发了教师对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的愿望.应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势必改革旧的教学结构,这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有形有声,不单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并改变了某些教学原则.传统的教学强调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这个顺序,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教育.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阶段,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因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从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角度着想,在日常的教学中,细水长流式地对学生进行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