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智慧 《中国军转民》2023,(18):110-111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发展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反映不同的教学工作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和网络教育模式优缺点的比较分析,认为两种教育模式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2.
刘夏榕 《中国军转民》2023,(18):137-13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各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劳动教育宣传,通过开展劳动竞赛,表彰劳动英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延安时期劳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重劳动精神的塑造,发挥劳动英模的典型示范作用,重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汲取延安时期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爽 《中国军转民》2023,(18):124-1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民族基因,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尤其对新时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增强高校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缺失的成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劳动的场所、形式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剥削与异化等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存不存在以及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对马克思劳动正义提出了新的挑战。从马克思劳动正义的立场出发,数字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下依然存在剥削与异化。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阐明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同时在批判过程中对劳动正义的阐述也为新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价值指引,为解决数字时代背景下如劳动主体、劳动产品等多种矛盾,实现劳动价值的复归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郑治栋 《国防》2006,(4):19-20
人民战争是我军的传统优势和克敌制胜的法宝。江泽民同志指出:如何发挥我军人民战争特有的优势,以我之长,击敌之短,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是在新的主客观条件基础上进行的人民战争, 其必将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  相似文献   
7.
习主席在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要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感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当更加注重官兵的切身感受和心理反应,做到以人为本,充分释放教育的最大效能。一、要将真诚和信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习主席反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由此可见,真诚和信任是教育的根本和前提。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滋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在教育观念上、教育方式上和教育对象上的比较,从而得出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特点,以及这两种教育所存在的不足,最终得出网络教育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育,两种教育是一种共存促进的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加速转型,作战双方攻心夺志更加激烈,各国军队为打赢未来战争,不断强化战斗精神培育。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军队都把战斗精神培育作为一项长期而永无止境的艰巨任务。举世闻名的我军战斗精神,来自于我军80多年长期培育,来自于一次次战争实践锤炼,来自于无数先烈浴血奋战。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培育战斗精神,必须着眼有效履行多样化任务这个使命,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十性”进行系统培育,努力打造一支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学习策略和听力策略的关系、听力策略中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类和社会情感策略,分析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建议大学英语教师应培养学生听力策略意识,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应用听力策略,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从而改善传统的听力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