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员队管理要注重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分析传统管理模式对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者应转变管理模式,注重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几最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除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功能外.还有其智育功能,即本学科特色的知识和能力功能."知识"主要是政治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基本知识是政治课的基石,教师只有讲清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学生才可能凭借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觉悟,政治课才能发挥出德育功能.而思维则是联系知识和觉悟的桥梁.思维能力越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越多,觉悟才可能进一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中学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战斗力标准需要讨论,更需要落实。作为战斗力核心要素的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大讨论大辨析扫除我们思想上的沉疴之后,必须以敏于好学、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强军兴军伟大实践,在提升学习力、思维力、统筹力、创新力和执行力上狠下功夫,以此促进战斗力标准落到实处。锤炼持之以恒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内容不管如何界定 ,其主旨可归结为两点 :一是要培养高尚的人格 ,是素质教育的方向 ;二是要提高综合智能 ,它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 ,它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首要位置 ,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换句话说 ,素质教育就是首先要引导学生重视如何做人 ,其次要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掌握的知识做事。无论在人格的培养方面 ,还是在综合智能的提高中 ,哲学能力的培养都至为重要。所谓哲学思维能力即理性思维能力 ,是人类通过逻辑思维形式把握本质和普遍联系的能力。恩格斯曾对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予以清晰表述 :“无论对一切理论思维多…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因为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人的理性认识过程.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较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思维能力是人才结构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思维能力的素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创造性等等.对思维进行分类,可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特征是用形象材料来思维,而形象材料的最主要特征是直观性和具体性.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利用这一点,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7.
化学推断题具有覆盖知识面广、题型多变、综合性强等特点它既是考查学生所学的知识,又是考查学生能力的综合性题目.它要求应试者能根据试题的条件,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确定答案.学习化学时,进行一定量的这类推断题的训练,无论对巩固书本基础知识,还是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军人才战略的深入实施,部队大学生干部逐渐增多。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学历,有的还有两个或多个学位。这是好事情。问题是大学生干部自己应该怎样看待拥有的学历,使学历成为不断学习的动力、不断提高的阶梯,而不致成为继续学习、全面提高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二是学哲学。就是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提高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自适应指数加权衰减记忆滤波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衰减记忆因子为一个常数的不尽合理性的假设,深入研究了指数加权衰减记忆滤波因子,根据滤波收敛条件和滤波模型准确时的新息(残差)特点,提出了具有自适应性、抑制滤波发散的指数加权衰减记忆滤波算法,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自适应抑制滤波发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