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兵制对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制也就是军事制度,即军制。它是针对军事力量的组织、管理、训练、储备、征募等制定的法规,以及由这些法规规定下来的军事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军事指挥系统、军队编制、动员体制、兵役制度、军官培养制度、武器装备、后勤供应、管理制度,以及人事任免、奖惩制度等。古代兵制与传统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牵涉到上层建筑内部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涉及到兵制与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政治生活、公民政治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本文拟就几个主要方面的关系做一尝试性的探讨。一、古代兵制对国家政治制度的作用毛…  相似文献   
2.
澳门将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在葡萄牙统治下的400多年中,为维护民族尊严,捍卫领土主权,一代又一代中华豪杰、仁人志士与侵略者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斗争。印光任便是其中杰出典范。印光任,字没昌,号炳岩,江南宝山县人,原为东纪知县,1743年底,为加强澳门沿海防务工作,被清朝乾隆皇帝选任为澳fi第一任同知。1745年11月因治理有方、功绩卓著,被调任南澳任职。在任两年间,印光任以德为人、以理服人,与侵略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民族尊严,保卫了祖国疆域,为后世所称颂。(香山县记)载:“光任任海疆人,于诸夷种…  相似文献   
3.
东西之争和南北对峙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突出现象。东西相争,必有一条纵贯南北的轴线作为双方争夺的前沿地带;南北对峙,则必有一条纵贯东西的轴线作为双方对抗的前沿地带。东西之争的中间轴线大致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地带;南北对峙的中间轴线是淮河至秦岭一线。南北对峙的前沿地带常常随着南北双方力量的强弱变化而在淮河南北有一定的摆动幅度,尤其以在淮河与黄河之间的摆动为最频繁,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腹地是东西之争的中间轴线与南北对峙的中间轴线的交汇地带。因此,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对峙,中原都必定是双方争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官办的军事学校,史料中仅见前秦的教武堂和宋明武学。至于私学,除战国时存在兵学之外,其他各朝代也存在一些私人教授策略和武艺的学堂。汉代以后,私学成为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一些属于军事教育性质。对于私办的军事学堂,正史中披露较少,而地方史志及演义中往往有生动的描述,如孙膑、庞涓等师于鬼谷,岳飞师于周侗等等。因此,对中国古代军事教育的源头和流程进行一番探究和考查当是有意义的。 军事教育的滥觞——序学   典籍中关于“序”学的记载不多,且对“序”的具体教育内容和形式语焉不详。如…  相似文献   
5.
夏凌 《军事历史》2004,(5):11-13
黥兵制,即在兵士脸手刺字以区别于平民并明确其指挥建制的一种兵役制度,始于唐末五代,盛于北宋,终于南宋被元灭亡之际,前后延续300余年,成为中国古代兵役史上的一种奇特景象。遗憾的是,五代史、宋史对这一制度记载甚略,后代史家出于为统治者讳等原因,也对此研究甚少。本文结合大量史料,对黥兵制产生的时间、原因及推行情况作一较为详尽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徐奎 《军事历史》2002,(3):33-35
明代的火器在宋、元发展的基础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传统火器得到创新和发展,而且引进了威力大、射速快、射程远的西方火器--鸟铳、佛郎机和大炮.火器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威力之猛、制造之精巧,都是前所未有的.军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火器在作战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引起了军队编制体制、军事训练、作战样式的一系列变化,开创了中国以火器为主的冷热兵器并用时代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7.
军队系统管理是系统思想在军队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系统思想的军事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散见于古代军事典籍中的统筹思维和系统管理思想,是古代朴素系统管理思想的奇葩。在这方面首推《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在阐述战争特点、揭示战争规律、描述战争行为时所蕴涵的丰富的系统管理思想,具有一般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一、经之以五的整体观   战争作为人类的一种暴力对抗形式,具有谋划、指挥、组织、协调和督导等管理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战争是人类最富有技巧的一种特殊的系统管理活动。孙子基于对战争规律的认识,把战争作为一个系…  相似文献   
8.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它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称道教经典,所以又称其为《道德经》。《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根基。《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9.
把石头作为战斗武器源远流长,几乎可以说跟人类的历史同样长久。早期人类在狩猎活动中就已广泛使用石头,因此将石头用于战斗是自然而然的。石头俯拾皆是,人人皆可使用,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其作用未可低估。即使热兵器问世之后,此种作战方式仍为所用,以至延续至今。阿拉伯人跟以色列警察斗争时就常常投掷石块。事至今日,每当人们谈论起古代石战,仍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一、中国古代石战   天然石块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武器,用于投掷野兽,并在实践中摸索出投掷的技巧。远在旧石器时代初期,中国古人类就学会打制和使用石球来获…  相似文献   
10.
胶西海战发生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是宋金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役,也是宋朝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少有的海上大捷。 宋金之战,实际上在北宋末年灭辽之后即已开始,宣和七年( 11 25)以来,金人大举南侵,直至把徽、钦二帝及其近臣宗属押解北去。偏安江南的南宋政权建立之后,由于统治者腐朽无能,妥协投降,于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以屈辱称臣、割地纳贡为条件,换来了一纸宋金“和约”,即“绍兴和议”,紧接着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但是贪婪的女真贵族并不以此为满足,仍积极备战,企图消灭偏安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