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形式之一。梳理统编小学低年级段一、二年级(以下简称低段)语文教材发现,古诗数量占课文比重较大,选编上呈现以下特点:内容以写景抒情居多,体裁以七言绝句为主,时间以唐诗居多,插图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为主,组织方式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形式上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生活,由浅入深,渗透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漫谈口号     
郜添 《政工学刊》2009,(4):74-75
口号一词最早用于古诗标题,并不如今天这般激扬豪迈,倒是颇为风雅,表示“随口吟成”。始见于南朝梁简文帝《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其后演变为对打油诗、俗谚的代称,后又有口令的意思,直到近代口号才逐渐定型为“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