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如何使部队生产经营保持良好的势头,使之在健康的轨道上稳步运行。根据军队高度集中统一的持点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必要将现行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向军企分开、规模经营的方向转变,使部队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其对管理体制的影响,提出了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阐述了当前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改革向深度推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战备物资储备是国家和军队为保障国防战备和战争需要进行的各种物资储存,是保证国民经济部分或全部由平时向战时转换并争取时间进行战争动员的必要手段。文章在阐述战备物资储备的基本含义及高技术局部战争对战备物资储备的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对战备物资储备体制、储备布局、储备规模及储备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了高技术海上局部战争对民船动员的要求及我国海上保障力量和民船的现状及动员潜力的基础上认为,要打赢高技术海上局部战争,必须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民船动员体制,加强民船动员的立法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民船情况,切实落实平战结合措施,提高民船队伍的军事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战争经济动员能力,是国家将战争经济潜力转变为战争经济实力的组织力。增强战争经济动员能力的基本思路:一是要把培养“四种能力”作为增强战争经济能力的基本任务;二是要把完善战争经济动员体系作为增强动员能力的基本途径;三是要把有针对性地进行战争经济动员的演习作为检验动员能力的基本方式;四是要把造就战争经济动员人才作为增强动员能力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条件下合同作战的火力线和火力支援,其打击形式,打击的目标,作战任务以及对打击效果的要求均与以往不同,更加突出了火力协调的重要性。据此,本文讨论了建立一体化火力协调指挥体制的问题,包括建立这种火力协调指挥体制的客观要求、火力协调的基本原则以及火力协调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防空三坐标雷达技术体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防空三坐标雷达在地面防空和舰艇防空系统中的基本任务和地位作了描述,对雷达各种技术体制(叠层波束、频扫、一维相扫、相频结合等)的优缺点作了分析比较,指出了防空三坐标雷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经济活动不能单纯依靠市场形式调节,政府必须从宏观上给予一定的干预与调控。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增进效率、促进平等和保持经济稳定。发挥优势、培育市场、制定产业政策等,是我国政府当前的特殊经济职能。在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我国政府进行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应着手建立中央与地方行使经济管理职能的分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防》1995,(5)
预备役部队是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寓兵于民的军事组织,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在现代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对预备役部队的动员速度要求更高,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又使成建制快速动员的难度更大,因此,如何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成为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由于国民党南京政府实行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政策,抗战经济动员准备不力,以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方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其教训:一是国民党集中力量内战,致使国力衰竭,对日战争经济动员准备不足;二是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布局不合理,军事工业建设落后,不能适应战争需要;三是战前缺乏一套系统完备的战争经济动员法规,战时仓促应交,导致战时经济陷入混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汲取抗日战争国统区经济动员准备的教训,可以改进我国和平时期战争经济动员准备工作,以适应“两场”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