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是词学研究的繁荣阶段 ,而作为普及与传播唐宋词的词作选本历来相对较少。 2 0世纪编纂的唐宋词选大致有三类 :独具时代特征的选本、偏重学术研究的选本和旨在普及的欣赏性选本。词选是词学批评的独特形式。不同时期词学观念和审美情趣均在词选中有所体现。词选的研究无论对于词学研究还是对于古典文学的普及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一、“趣”唐宋以降,“趣”便成为士大夫进行文学创作时自觉地审美追求。苏诗、苏词、苏文包括苏画、书法都明显凸显了“趣”的追求。“趣”的美学内涵十分丰富,既有所谓的理趣,更重要的是所谓情趣,苏轼书信的趣味俯仰皆是,不可胜数,尤以身居黄州东坡、惠州椰林之时,书信中的趣来的真切,来的令人心向往之。苏轼是一个有能力将苦难变做诗意的智者,对于惠州年逾花甲  相似文献   
3.
华夏新谣     
郑春放 《政工学刊》2010,(10):77-77
引袖拂寒星 在黄河与长江的坐标系上 唐宋的水和巴蜀的山 怎样在我天蓝色的戎装里 悠悠地浅斟低唱清越地击节啸歌  相似文献   
4.
<正>归有光是明代中叶著名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清朝姚鼎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也许正是应验了那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归有光9岁能文,却并没有顺利进入仕途。35岁时,他收拾旧作,写下了回忆性文章《项脊轩志》,不少品评文章中称它为一篇记事抒情性文章,是作者通过追怀三代,抒发兴衰感慨。细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