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军队财务工作必须同国家财政改革相适应,同军队后勤改革相配套。近几年军队财务工作研究很活跃,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想就几个基本问题和大家共同研究。一、端正新时期理财的指导思想新时期军队财务工作,我认为主要有四大矛盾: 一是供需矛盾。二是集中与分散的矛盾。三是体制相对稳定与改革配套的矛盾。四是财务管理要求高与人员素质低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决定军队财务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首先是财务工作既承受着巨大需要上的压力,又必须保证收支平衡,从而表  相似文献   
2.
战备物资储备是国家和军队为保障国防战备和战争需要进行的各种物资储存,是保证国民经济部分或全部由平时向战时转换并争取时间进行战争动员的必要手段。文章在阐述战备物资储备的基本含义及高技术局部战争对战备物资储备的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对战备物资储备体制、储备布局、储备规模及储备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实行国家军事订货制度是适应社会主度市场经济的重大举措政策信息版政策信息版改革与管理·改革论坛··改革论坛·航空工业总公司经济研究中心叶家谅关键词国防法军事装备国家订货制度订货合同制价格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经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军事物流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军事物流中物资储备、仓储管理和技术革新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在制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已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防法》和《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基本法律,这两个法律的出台将对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国防法》和《安全法》既密切联系、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又各自独立、各有特点、相互区别。弄清二者的关系,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深入地贯彻这两部法律,使之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中发挥出整体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凯恩斯是英国划时代的经济学家。他历经了二次世界大战并在国家财政部任职的实践,形成了他独特的财政思想。本文以凯恩斯最后一部著作《如何筹措战费》为主线,从国民收入是财政动员的源泉、实施以延期支付个人收入为中心的动员措施、反通货膨胀三个方面探讨了凯恩斯财政动员思想。  相似文献   
8.
沈海潮  王继龙 《国防》2003,(2):36-3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信息化战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要赢得信息化战争的主动权,仅靠现役部队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动员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力量作补充,这就需要充分做好信息动员准备。信息动员准备的内容很多,但当前应把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规划、资源储备作为信息动员准备的重  相似文献   
9.
白暠 《中国军转民》2023,(21):119-122
国防科技工业是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依托。建国初期,国防科技工业在薄弱的基础上起步发展,实现了常规武器装备制造能力的大幅提升和国防科技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总结经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作用,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能为今天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家认同建构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必然存在,总结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国家认同建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等。走向未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总结了新的经验——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深化理论认同;更加坚定党的核心领导,加强党的认同;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夯实国家认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增强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