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垂直行程差的定义,利用概括的矩阵分析方法推导出垂直行程差的通用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特定条件下的计算公式与简化计算公式,文中分析了各种近似计算公式的计算精度,研究了垂直行程差函数的图象特点。  相似文献   
2.
战术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弹道式战略导弹垂直发射技术向战术导弹转移的经历,论述战术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优点、初制导控制特点及其在发射技术中的战略地位和未来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近垂直入射天波技术NVIS(Near-VertiealIncidenceSkywave)可以有效的解决短波通信的静区问题,受到各国军方的广泛注视。本文介绍了NVIS传播的基本特点以及用于NVIS传播方式的DBS-97A型鞭状天线与适配器设计,并给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记录了同一入水条件下头部斜切角为5°~25°的5种非对称头部运动体垂直入水过程,比较分析了它们的空泡形态和速度变化,还分析了同一运动体在不同入水初速度下的入水空泡和速度变化.结果 表明:非对称度即斜切角越大,运动体的各阶段的运动更为紧凑,运动状态改变更快,运动体姿态越不稳定,空泡形态变化更快,空泡壁更早...  相似文献   
5.
9月中旬,海军一支编队和“蓝军”打得难解难分,此时,一支神秘的民兵机动编队直插“蓝军”背后,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有力支援了“红军”行动。这种由医疗救护、海上补给、通信抢修等多种遂行海上任务的分队构成的民兵机动编队,通称为海军民兵分队。近日,记者在东海某海域,随行记录了浙江省平阳县海军民兵分队与某海军舰艇编队对接演练的精彩场面。  相似文献   
6.
《现代军事》2008,(7):48-49
以下是海军审查与评定委员会关于“斯托特”号和“乔辛”号审查结果报告中的重点部分:“乔辛”号最近一次部署为2007年4~9月,多种原因导致AN/SPS-49及AN/SPY-1B雷达严重老化;26%的垂直发射系统单元发射舱门存在问题,作战时无法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释了民船动员的内涵和战时民船快速动员的必要性,可能性,从六个方面介绍了国外民船动员的主要做法,并从中得出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种变结构导引律及其在垂直命中制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 ,提出了一种垂直命中目标的导引律。该导引律在引入理想的视线角基础上 ,所设计的切换函数不仅保证脱靶量为零 ,而且能同时达到垂直命中目标的目的。数字仿真表明 ,该导引律与最优垂直命中导引律相比 ,不仅适用范围广 ,而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9.
面对21世纪由“宙斯盾”战舰护卫的强大的航母水面战斗群,岸基作战飞机和水面舰艇都难以突破其严密的防护,进行有效的攻击。突击手的重任就理所当然地落到了核潜艇的肩上,现代核潜艇由于具备续航力大、自持力强,水下航速高、潜深大、安静以及武器携载量大的特点,因而是远程反舰巡航导弹的最佳运载平台。之所以要加装垂直发射系统,是因为垂直发射系统火力密度高.可以在瞬间把反舰导弹发射出去,形成饱和式攻击弹幕。虽然也可以从艇首鱼雷发射管发射这类导弹,但海波发射的导弹最多只有6枚左右,对配备有“宙斯盾”系统的水面舰队还不足以形成饱和式攻击.  相似文献   
10.
在波音公司的飞机厂里停放着一架机身呈海豚状,具有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双重特点的研究机,它就是今年夏天将要试飞的 X-50A“蜻蜒”(Dragonfly)验证机。制造这架飞机的主要目的是研制第一架在飞行中就能够完成转子启动与关闭的旋转翼飞机。如果这架鸭式旋转翼飞机能够验证成功,就将叩开研制新型高速垂直起降飞机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