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去年6月,国务院决定将重庆市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在人武战线工作的同志,应该怎么干?我们的体会是:组织民兵参与城乡统筹建设,应发挥好四个作用,走好练兵、育兵、富兵、强兵的路子。(一)充分发挥民兵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2.
2006年以来,云南南华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意见》,着眼充分发挥基层青年民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按照云南省军区《青年民兵之家建设方案》要求,以乡(镇)文化站和城乡结合部、交通干道沿线、彝族聚居区村委会及重点企业党员活动室、文化室为依托,抓好军地合建共用青年民兵之家示范点建设。建立起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活动经常的青年民兵之家,增强了民兵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3.
重庆预备役高炮师二团近几年喜事连连:主题教育经验被总政转发,信息化成果汇报演示受到成都军区好评,统筹城乡发展参建经验在重庆警备区交流,首次进行成建制快速动员演练获得成功。该团先后被评为全军预备役部队建设先进单位、成都军区预备役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就以水路通衢而闻名的京城重镇通州,地处城乡结合部,区内要害目标多、流动人口多。随着各类特色产业在通州的迅猛发展,区内社情民情复杂、民兵编组亦工亦农的特点也日益凸现。该区人武部党委居安思危,针对今年国家大事多,维稳任务重,各种形势变化快的特点,着眼提高后备力量实战能力,将所属镇(乡)、街道办事处,以及驻区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武装部长集中起来,进行了以提高新时期专武干部  相似文献   
5.
晋司 《华北民兵》2011,(5):24-25
随着晋城市经济发展,全市70%的企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由此导致全市乃至周边省市大量青年在此务工聚集,形成了人员群体复杂、经济类型多样、管理体系多元的特点。仅晋城市区城乡结合部规模以上企业就有366个(国有企业106个,民营企业259个,台资企业1个),民兵适龄人员6.6万余人,其中男性4.1万余人,占62%,女性2.5万余人,占38%,城乡结合部民兵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民兵工作的一个重点,但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回避。一是"有编无兵"的问题突出。受金融危机和煤炭资源整合影响,村(社  相似文献   
6.
论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这一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且在继续拉大。面对这一问题,希望通过税收来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呼声高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某些局限性,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究竟有多大,利用税收调控是否能缓解分配不公,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兵团建设》2007,(11):68-69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国际贸易量已跃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8.
《兵团建设》2007,(11):81-8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一重要方针,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是未来十几年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  相似文献   
9.
赤峰市元宝山区是一个城乡交错、商企交织、工农交融的工矿区。近年来,我们积极适应“两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在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中强化民兵队伍战斗力,在“编兵、育兵、练兵、强兵”上谋创新、求突破,走出了一条灵活高效的城市民兵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农民工。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个在社会和经济双层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特殊群体,已经发展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社会阶层。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多人,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