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国家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但这种进入存在多重壁垒,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确立对策。  相似文献   
2.
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参与我国国防工业建设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必须从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遇到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当前"民进军""民融军"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选择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协同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以生物产业为例介绍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进入壁垒,并通过三个指标对进入壁垒程度进行了度量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难点在于市场,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有效的财税、金融政策和条例法规加以扶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军工体系“小核心、大协作”的模式和“寓军于民”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使然。民营的进入就是要打破军工行业的进入壁垒,让一切先进的生产力竞相迸发,促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目前,由于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正处于初步阶段,依然存在着制约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不协调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军工行业的进入壁垒,使得民营企业的进入困难重重,沟壑众多。  相似文献   
5.
“节油型汽车行路难”,这是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出现的一种非正常现象。一方面是国家鼓励,厂商热情,是目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缓解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严峻局面所必需;另一方面则是地方设限,政府冷淡,节油型汽车却被众多城市的森严壁垒硬生生地挡在外面,难以大行其道。节油型汽车究竟该不该放行,正在引发新一轮的争辩。从目前来看,至少有“三大障碍”造成节油型汽车行路难。障碍一,“土政策”挡道物美价廉的节油型微型汽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百姓汽车”——体积小巧且燃料消耗低,使用费用少,用地面积小,完全符合我国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6.
美国“引民入军”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工生产国。为了促进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资源优势互补、整合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基础,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国防工业基础的商业化,促进民用产业参与国防生产,引导民用科技工业的成果向军用领域转移。为了改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局面,为了建立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新体制,我们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军民两种资源的双向流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引民入军"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塞北4月,迎春花伸头探脑,辽宁某预备役高炮团营,连主官走工厂,串村镇,开展一年一度的编兵整组工作。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所到之处,被拒之门外的没有了,热情相迎的多了,默默对待的少了,倍加关注的氛围浓了……问及原因,尝到甜头的基层主官谈吐爽快: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眼于关乎市场进入者生存的融资问题,从准入的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博弈、准入的民营企业与原军工企业的融资竞争两大方面,分析了准入国防工业的民营企业融资的信息壁垒,并运用模型分析给出了消解融资壁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建设中“民技军用”的壁垒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贯彻"民技军用"是消除壁垒与重建秩序的辩证统一。"民技军用"内在的技术动力和成本动力并不能有效破解来自利益集团垄断、信息不对称、标准不统一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壁垒的限制,因此必须从国家行为、沟通机制、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政策等方面消除阻碍因素,努力增进军民融合。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防产业组织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的进入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社会资本进入国防产业的条件:一是社会资本的流动性;二是要有发育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社会资本进入国防产业,并不是要求国有企业完全退出国防产业。要探索实施国防产业的结构、机制、管理的"三个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