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上论述了语言与社会一文化的关系,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意义及结合语言学习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CET4听力训练为重点,试图为听力教学提供新的视角.提出了四点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分层次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先后顺序;类别引路,举一反三;突出语篇理解法,克服听力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大学英语专业阅读阶段教学的认识及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旨在全面贯彻大纲,实现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项令人担忧的调查—— 1988年,中原某地有关部门对本辖区近万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愿意从事军人或与国防有关职业的人只占29.6%。 “解放军”,这令人向往的神圣职业,独领风骚几十年后,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悄然退位。由此,许多有识之士不断发出这样的呼唤: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 就在这一年,豫东商丘诞生了全国第一所少年军校,拉开了河南省青少年国防教育的帷幕。从此,中原大地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蓬勃开展,成果喜人。6年之后,肩负着培养国防与经济建设人才重任的全省人武、教育等部门的同志坐在一起,在听取、检阅了各地青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及教学环节中面临的一些实际情况出发,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只有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要求、生源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听力是英语学习的五种基本能力(听、说,读、写、译)之一,也是中国人学英语较为薄弱的,中学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基础,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感到听力较难,就足以说明高中英语学习中听力基础较差,有待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7.
赖东清 《中国军转民》2023,(21):127-129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高校思政工作者立足新时代新特点和战略发展全局,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工作战略性。新时期高校青年工作应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激发广大高校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使之成为推进强国复兴伟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躺平”“佛系”“丧文化”等热词频出,一些人使用这些词也许出于戏谑调侃,但的确反映出一些青年的消极颓废心态,军营中某些青年官兵也在其中。正如自然界有疫情,青年官兵的思想中也存在病毒感染,典型表现有“仗打不起来,轮不到我”的和平病,“迷信武力代差,胜战信心不足”的恐强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躺平病,“人人为我,我即世界”的自私病,“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的享乐病,等等。  相似文献   
9.
石瑶 《中国民兵》2020,(1):16-17
“优化改善部队兵员结构,从源头上提高兵员质量,为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断引导青年学子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无疑南开大学的国防教育为我们高校做出了现实好样子,在全市50多所高校学子和驻津部队官兵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接受记者采访时,天津警备区政委李军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从硕士女兵阿依古丽,再到“南开八学子”在军营淬炼成钢,携笔从戎的故事不断激励着大学生的报国热情,南开大学连年有数十名大学生踊跃参军报国,掀起的莘莘学子参军热潮,一直热度不减、温度不降。  相似文献   
10.
学习是富国强军之基,是青年官兵成长成才之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官兵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时刻保持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学习决定前途命运。学习应该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要"活到老学到老"。但年轻时是学习的黄金阶段,正如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年轻时期就是夏长期,"夏长"贻误了,"秋收"怎会有硕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