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众所周知,挫折刺激对个体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不过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个人身上的一些中介调节变量发生作用。一直以来,心理学集中研究了个人的应对策略、社会支持、情境因素等变量对挫折的中介调节作用。但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更关注人们在应对挫折事件时所表现的人格差异。研究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人格变量是人们应对挫折的有效心理资源。  相似文献   
2.
黄建毅  曾宏 《政工学刊》2002,(11):53-54
1 .强化学习力度 ,锻造心理承受力。心理承受力是指承受外界强烈刺激的心理机能。在高技术条件下 ,战场刺激更加强烈 ,军人心理受到冲击和震动将会是空前的。如果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 ,就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反应 ,甚至会导致心理崩溃。军事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战场上军人出现恐惧、惊慌等负面心理表现 ,是对战场环境、空间、作战样式、作战对象的无知和不自由的心理状态。军人对武器性能、作战形式和防护方法了解越具体 ,心理防卫机制越有效 ,心理承受力也就越强。可见 ,心理承受力训练应建立在军人对高技术局部战争作战特点充分认识、理解基…  相似文献   
3.
挫折和成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超越了挫折就达到了成功。因此,充分认识挫折的两重性是十分重要的。挫折一方面有可能使人失望、痛苦、忧郁,另方面也可使人聪明、坚强、成熟。挫折所包含的两重性对于人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问题全在于你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忍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忍!在事业上遇到了挫折,受到了打击,要忍!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受到了他人的嫉妒诋毁,也要忍!受到了朋友的冤枉、亲人的误解,还要忍!贫困落魄,境遇不佳,更要忍!功成名就,前途远大,特别要忍!面对一切欲望、一切引诱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忍!  相似文献   
5.
6.
谈挫折教育     
现在不少官兵,尤其是青年官兵多为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感情脆弱,依赖性强,社交能力弱,吃苦精神差,一旦遇到挫折,往往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给部队管理教育带来一定难度。如何对官兵进行抗挫折教育,这是各级教育者必须面临并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部士官何某在上军校途中,同火车上一位漂亮小姐毕某相识。一路上两人情意绵绵,恰似有“相爱的人为什么总是相见恨晚”的感受。于是,分  相似文献   
8.
官兵心理承受能力弱是近年来基层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 ,成为影响和制约基层质量建设和整体水平上台阶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部队调查的情况看 ,部分官兵心理承受能力弱主要表现为 :有的经受不住挫折的考验和打击 ,甚至轻度批评都会对其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少数因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 ,就自感没脸见人 ;有的对外界反应过于“敏感” ,极为关注和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情绪受外界因素影响大 ;有的思维方式单一 ,基本是直线思维 ,心理需求偏执等等。分析其原因 :(1)近几年入伍的新战士中 ,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依赖性较强 ,在家衣食住行往往是父…  相似文献   
9.
文章界定了国家财政的战争承受力,分析了国家财政实力与财政承受力的关系,进行了战时国家财政支出的可替代性分析,提出了认识国家财政战争承受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周志华  程宏 《政工学刊》2009,(11):68-69
一、积极运用宣泄法,释放官兵心理压力。如果心理压力长期积压在官兵的心里,而得不到及时的缓解与释放,则必然导致官兵心理负担的加重,并最终导致思想与心理承受力防线的突然崩溃、生理机能的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相反,如果官兵心情愉快、情绪高涨、乐观豁达,则官兵不仅不易患各种身体疾病,而且承担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完成任务的质量也会提高很多。现代医学实验发现,性格开朗的、豁达的、对挫折毫不在乎的人不容易感冒;而遇事忧心忡忡的人往往免疫功能失调,抵抗力下降,非常容易感冒。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加强部队建设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释放官兵心理压力,保证官兵始终处于良好的身心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