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益州战略是孙吴建国初期即定下的图取天下的基本战略。赤壁之战后,孙吴着手实施益州战略,由于复杂的三国政治、军事、外交以及地理形势等因素的作用,刘备集团占据益州,孙吴最终无法实现益州战略。基于现实,孙吴修正了益州战略,以略取、经营益州为主变为防御、联合益州为主,从而与蜀汉形成矛盾统一的关系。益州战略贯穿孙吴历史,深刻影响三国政局。  相似文献   
2.
关宝丁  杨峰 《国防》2013,(2):77-78
二O一二年十二月四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军事教育家刘伯承元帅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当年,陈毅元帅盛赞刘伯承是“论兵新孙吴”,媒体赞美刘伯承是“一代名将”,如今,新老军史迷尊称刘帅是“巨擘战神”。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战乱频仍,非兵家类子书亦重视军事。其作者多有实战经历,子书中军事思想成为作者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军事思想内涵包括:认为战争目的是"存亡禁暴","世乱则威之以师旅";主张将帅应具备智勇、坚重、深藏等素质;强调用兵要充分利用地形,发挥"北骑南水"的优势,灵活使用阵法。魏晋非兵家类子书论兵呈现出不重理论、重战术的实用主义倾向;与经史文献的联系较为密切;注重整合众多子学流派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