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国时期,其各届政府在救亡图存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倡导《孙子兵法》的研究、宣传与普及,并积极为之营造较为有利的政治环境,使孙子兵法的研究、普及活动表现出了一定的组织性与规模性。尤其是到抗战时期,形成了民国孙子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涌现出丰富的孙子学成果。  相似文献   
2.
姚振文 《军事历史》2022,(5):95-106
孙子学,是围绕《孙子》的文本、思想及实践研究而形成的专门学问。在中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孙子学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有着其内在的发展轨迹。孙子学发展过程中,孙子思想理论与孙子思想实践是共生互动的关系,实践的需要始终是孙子学发展的源动力,而应用创新则是孙子学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孙子学与儒学思想的冲突与融合贯穿孙子学发展的全过程,二者凝聚而生的“为天道人心而战”的战争观念,代表了军事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孙子学在晚清时期的发展,尽管相较之前或之后的历史时期,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但作为承接乾嘉,开启民国孙子学研究的中间阶段,晚清孙子学研究亦有其价值和特点。甲午战争前,主要有左枢《孙子左枢笺》、凌堃《孙子增注》和耆英主持翻译的《满汉合璧孙子兵法》等,叶大庄《偕寒堂校书记》、于鬯《香草续校书》、俞樾《诸子平议补录》等书均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校勘;甲午战争后,则以顾福棠《孙子集解》、黄巩《孙子集注》为代表。  相似文献   
4.
在民国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新战国时代”,顺应时代需要,孙子兵法研究呈现出一个不间断的发展趋势,贯穿其中的主线始终是民族救亡,实践的需要始终是第一原动力。通过民国学者们的努力,使得孙子兵法被高度重视,孙子兵法从传统兵学发展成为一门具时代意义的现代兵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关于孙子兵法的研究与交流日益增多,孙子兵法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显著。民国时期孙子兵法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有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一是研究群体未能整合力量,形成集体智慧;二是研究成果未能转化为可执行力,有效指导实践。因此,研究与学习孙子兵法,必须注重与时代、实践的需要相结合,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之;更重要的还要学会其治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