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1.
文章简要论述了英汉语的社交称谓差异 ,认为这类英汉翻译既要考虑语义、语用尽量对等 ,又要考虑英语文化的传真 ,在归化和异化中寻找平衡 ,以便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归化和异化的问题。应根据语言及文化的差异,翻译目的、作品类型、作者意图和受众读者等方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既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的规范,又要追求原文语言及文化的特色,两方面应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翻译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文化翻译应以归化还是异化为主。文章从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无论是基于新殖民主义还是民族主义所倡导的归化翻译模式,都无益于本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只有坦然面对并如实传达异族文化中的“他者”,才能真正实现东西文化的平等交流,促进全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然而,文化翻译的研究引发了异化与归化之争,实际上关于“孰优孰劣”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二者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归化和异化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本文从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归化与异化在谚语、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最后得出结论:在翻译实践中,我们能异化则异化,有必要归化归化,避免过度异化或归化。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促进人类交流,传递文化信息的最有效的途径。采取何种翻译方法才能使翻译的文本达到最佳效果,是人们长时间讨论的问题。本文拟对西方的翻译观点和中国传统的翻译观点进行概述,以使人们对于翻译问题有更好地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