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亦是思政教育有效延伸的必要环节。本文主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如何认识课程思政、如何开展思政课程、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在高校如何有效的开展课程思政,并希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为基础,源源不断为党和国家培育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2.
退伍学生社团是由退伍复学大学生发起成立的高校学生组织,因其传承了人民军队的优秀文化,成为高校党史军史的供给站、军事实践的联络站和优良作风的传播站。高校要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发挥好退伍学生社团在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拓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落实习主席关于课程思政系列指示精神,近年来军队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某型装备维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总结归纳提高思政教学效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解决课程思政教学矛盾问题的对策,能够有效提高军队院校装备维修专业思政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广东 《中国军转民》2023,(17):141-143
新时代,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职业素养教育显得愈发重要。高职院校要在“大思政”理念指导下,深化就业创业课程改革,改变以往“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利用思政课、专业课等课堂教学优势,将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教学当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主动融入工匠精神,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职业素养培养形式,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实效。  相似文献   
5.
本课程秉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大思政”教学理念,分析了课程思政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联系和差异,结合课程思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从设置课程思政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和载体、优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呈现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思路,挖掘、凝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旨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同时,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王鑫 《中国军转民》2023,(12):77-78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组织领导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延安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发扬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弘扬了艰苦朴素的中华民族优良作风,是党长期以来在革命斗争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与精神结晶,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可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完善教材体系,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延安精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搭建校内外思政教育联动平台等方式,可加强延安精神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要求我们坚持好、运用好这些立场观点方法。世界观方法论是思政课的基础性核心内容,是贯穿思政课教学始终的主线、红线。军校思政课必须结合新时代强军兴军实践,根据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要求,讲深讲透“六个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9.
杨奇维 《中国军转民》2023,(23):158-16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高校的慈善通识课程是培根铸魂之重要工作,应当在全国所有高校和所有学科专业中全面推进。而慈善通识公选课程《社会创新与创业》的开设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一次教学创新,课程将学分目标转为兴趣目标,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和慈善观,对学生个人成长、优质人才的培养、社会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学校将课改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具体做法 (一)强化领导,组织保证,管理到位 学校为了充分保证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落实与推进,成立了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并专门成立了课程研发小组(侧重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负责学校课程的决策、开发与管理,学校课改领导和研发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根据课改的要求致力于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全面负责学校课程改革的决策和管理,主要包括:1.学校课程方案的决策,如学校课程结构、比例、课时分配与分年组安排,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进行具体安排和落实;2.学校基础型课程实施方案的决策;3.学校拓展课程实施方案和决策;4.学校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管理制度与评价制度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