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分析军士管理者主要存在不敢管、不会管、不愿管等三个“不”问题,从培树良好形象、反思管理工作、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将其作为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加强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习主席指出,文职人员是现代军队的重要人力资源,逐步成为我军重要新生力量。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文职人员作用,应坚持把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融入人才强军战略布局,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快步伐,打造政治合格、素质全面、梯次合理、堪当重任的“孔雀蓝”人才方阵,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贡献力量。一是提升招录质效,  相似文献   
4.
刘喆 《政工学刊》2023,(7):30-31
人才使用效益,是指人才使用成本与人才价值实现的关系。人才使用成本越低、人才价值体现越大时,人才使用效益越高。今年初,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及一系列配套政策陆续颁布实施,使文职人员地位作用更加突显、待遇保障更加完善、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可以预见文职人员队伍建设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抓住这个机遇期建好队伍、发挥作用,提高人才使用效益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张智 《国防》2006,(5):62-64
边防民兵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边疆稳定、促进边疆繁荣的骨干队伍。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全面加强新时期边防民兵建设,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造良好的边境环境。一、切实把边防民兵作为保障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来建设边境地区处在反西化、反分化、反渗透、反遏制斗争的前沿,边防民兵作为边境地区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寓兵于民,组织严密,政治可靠,在这场持久斗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站在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树立大边防、…  相似文献   
6.
曹昌  周勇 《政工学刊》2020,(5):24-25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加强书记队伍建设,探索规范组织设置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整改革后,部队点多面广、任务更加繁重,只有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锻造坚强有力的一线战斗堡垒,才能为完成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7.
8.
陈倩 《军事经济研究》2009,(8):F0002-F0002
武汉市蔡甸人武部不断在企业拓展民兵组织,为国防动员储备力量。人武部针对“武汉天下置业”民兵营80%民兵是退伍战士的实际,充分发挥他们的军事技术特长,培养了一批“四会”教员和一支优秀的民兵队伍。目前,这支队伍既是企业的骨干、经济建设的精英,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合格的后备军。看,民兵们训练多认真。  相似文献   
9.
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民兵专业技术分队无论平时、战时都是城市民兵建设的重点,都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骨干力量。因此,要通过规范化训练来提高这支队伍的科技支前能力是增强民兵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民兵军事训  相似文献   
10.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9,25(2):F0003-F0003
武警工程学院密码学与信息安全专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学术队伍、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武警部队密码学与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密码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