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陶秀春 《国防》2005,(3):38-38
领导干部作为各级政权建设的决策者,不仅是国防建设、国防教育的组织者,也是国防教育的被教育者和重点教育对象。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强不强,对加强国防建设、搞好国防教育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运行和监督机制,领导干部往往因为忙于经济工作等原因而使其国防教育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为此,必须尽快建立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规范机制,确保领导干部国防教育落到实处。一要规范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具体内容。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还没有统一的大纲和教材,各地在组织教育时随意性大,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搞好领导干…  相似文献   
2.
县政权,是中共政权系统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的县政权建设经历了起步与发展的历程。晋察冀边区的县政权虽属初建,却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不仅表现为县政权组织构成和主要职能的组建与嬗变,亦表现为县政权会议制度的创建与改进,都体现了延续与渐变的因时而易的特点。在这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决实行抗日民主政策,团结社会各阶层,不断扩大民众的民主权利,实行民主决策,促进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更好地适应了战时变局,为其后的中共县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思想 ,是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 ,结合以太行为中心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实践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其主要内容分析 ,这一思想科学界定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性质特征 ,正确规定了党对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指导原则 ,全面揭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发展规律 ,对党的政权建设具有长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十分丰富,是无产阶级政权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核心是民主政权建设;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关键是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是巩固民主政权的根本保障。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刘少奇亲自主持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打开了华中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为中国民主政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村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石。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改造旧村政权,建立抗日民主村政权,经历了半政权性质的村"动委会",到民选抗日村长,再到建立村民代表会议这样一个逐步改革的过程。打破了几千年的封建邻闾制,人民真正争得了当家作主人的权利和地位。历史证明,民主选举是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助推剂;边区村级政权"议行合一"的一元化体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不同于英美式民主的新民主主义新路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村政权改造和健全的关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依法施政,是村政权建设的发展方向;坚持用制度机制规范和约束权力,是确保村级政权工作人员始终保持良好作风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抓好预备役官兵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是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支援地方政权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在组织预备役官兵开展理论学习中仍面临着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需要各级积极研究和探索,以促进理论学习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7.
《兵团建设》2007,(11):124-125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并把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